方言之美与电影之美 《爱情神话》高口碑透露出的文化自信
2021-12-30 16:35 文章来自:中国网 收藏(0) 阅读(26870) 评论(0)

电影《爱情神话》公映以来,迅速以高口碑刷屏贺岁档,在影迷平台斩获8.3的高分,稳居2021年度口碑最佳华语电影。观众共情喜欢,明星自发点赞,让影片成为年末文化现象。然而影片全片沪语对白的呈现,却成为部分观众观影的“门槛”,甚至让一些并没看过电影的人质疑会不会“看不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我们应该让每种方言都有机会展现它的美感,让不同的方言都有机会展现在大银幕上,去感受中国方言、地域文化与中国电影相结合带来的不同视听体验。不同类型视听呈现的影视产品,同样可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高口碑与方言“争议”  历史传承与创新

《爱情神话》由徐峥监制,邵艺辉编剧、导演,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周野芒领衔主演,黄明昊、王影璐特别出演。影片以鲜活的生活视角切入,展现三女两男在上海这座摩登之都里,凭借智慧、幽默过招,描摹出多样的市井烟火。《爱情神话》无论剧本、表演、拍摄皆为华语电影的上乘之作。影片公映后,也迅速成为观众心头的“年度最佳”。“2021没看过《爱情神话》是不完整的”“灵啊灵啊”“处处反套路”“千万不要被片名劝退”“轻松愉悦女性群像”“配乐太好听了吧”……在网络平台上,随处可见网友对影片的喜爱之情。

《爱情神话》是华语影坛二十多年来唯一一部沪语电影。影片几乎所有场景都是在上海市中心的街道和小弄堂里拍摄的,从“巨长富”到五原路、永嘉路,再到天平街道、外滩。有评论发声,“影片把上海的精致、文艺、烟火气、多元文化包容力,包括上海人的精明、世故、温软、飒爽拍得极为生动”。在故事的发生地,上海观众也对影片产生了极高的观影热情,排片上座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也都在预期之中。但在江浙沪地区之外,方言对白演绎却成为少部分观众的观影“门槛”,一些并没看过电影的人甚至质疑:“沪语对白太小众,不想看。”“看一部中国电影还要盯着字幕,麻烦……”

实际上,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曾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更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沪语电影更有着其过往的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毛学生意》(1958年)、《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年)、《小小得月楼》(1983年)、《股疯》(1994年)、《考试一家亲》(2000年)等沪语电影都曾获得每一代观众的喜爱。而当下观众在历经港片的黄金岁月、东北喜剧的崛起之后,对方言电影其实早已不再陌生。近年来,随着《火锅英雄》《我的姐姐》(皆为重庆方言)等片的热卖,也证明了方言电影有着更广阔的市场。

《爱情神话》的监制、领衔主演徐峥提及采用方言对白创作时曾表示:“这是很本土文化的一种表现。各地方言的电影都比较多,沪语正是这个电影的特点之一。”广大观众在观影之后也纷纷表示:“第一次体会到了吴侬软语的美好!”“沪语才可以演出这个本地劲儿来。”有文化学者也认为:“这不是一部动作电影和情节电影,反而是一部对白电影。其中细腻情感的微妙之处、美妙之处只有沪语才能传达出来。只有沪语才有这个‘腔调’,才能表达出这个‘腔调’。”

文化承载与输出  华语新城市电影的新语境

中国电影史上曾有过非常好的小市民电影,其故事从来都是讲述具体小人物很实在的悲欢。中国方言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历史文化,如国粹京剧、民族传统节日等。方言作为文化艺术,更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理应被保护。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综合体,应该拥抱方言文化,创作符合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作品。以沪语方言为表达的《爱情神话》,正在2021年末这个特别的时间点,以独有的腔调重塑了华语新城市电影的全新语境。

如果一部分观众因为一部电影的呈现方式是沪语方言就因噎废食,那无疑同时“放弃”了方言之美,以及电影之美。事实上,在看外国大片时,一样需要看字幕。无论好莱坞商业片或文艺片,实际上也都是操着不同的方言口音(如美国南方口音,纽约口音等)。

文化自信是要从行动上去了解和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方言众多的国家,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方言魅力为中国电影增添更多丰富色彩。

此外,《爱情神话》所囊括的议题并非只有方言文化。人间烟火与情感的真实碰撞,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态度,展现多样女性的多样魅力,打破代际壁垒,对消费主义热潮的反思精神等……都同样体现出中国电影、中国人在当下语境可以达成的鲜活丰富。影片既贴地气,又温暖关怀,在多样性与主流审美之间取得平衡。电影市场需要更多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爱情神话》也承载了文化自信,是展现地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