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金融科技面对新型机构挑战 美国大银行纷纷下场试水个人贷款
2017-08-01 12:37 文章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0) 阅读(960) 评论(0)

拥抱金融科技面对新型机构挑战 美国大银行纷纷下场试水个人贷款

  与中国五花八门、动则几十万的个人贷款业务相比,长久以来,美国的个人贷款业务始终好像“温吞水”,除了信用卡服务,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业务。不过,这种现象正在悄然改变,眼看着LendingClub等新型机构大把赚钱,传统银行终于也按捺不住了。

  纷纷进军个人银行

  高盛的个人银行业务开展得静悄悄,它没有任何实体银行,只有网上银行,也几乎不打广告。即使在财报里,也没有单独列出自己的个人银行业务。不过,如果你搜索定期和活期储蓄利率排名,高盛都名列第一:活期储蓄利率为1.2,5年定期储蓄的利率为2.25,而美国的平均储蓄利率仅为0.06。目前,高盛在线私人储蓄余额为120亿美元,占总存款1280亿美元不足10,但处于增长中。

  2015年高盛从GECapital购买了160亿美元的存款,并从DiscoverFinancialServices高薪聘请了专家哈里特塔瓦尔主导网上银行业务,2016年开通了GSBank,开始测试马库斯消费者贷款平台。

  高盛的马库斯平台为用户提供最多3万美元、两年到六年期固定利率、无额外费用的个人贷款,主要目标人群为有较高信用卡债务的消费者。据高盛统计数据,马库斯平台的放贷数量已经超过10亿美元。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

  花旗银行首页也开始推送个人贷款的广告。如果借款3万美元以下,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如果需要3万到5万美元,需要打一个热线电话。花旗银行去年特地成立了“花旗金融科技”部门,该部门并没有设立在银行的曼哈顿总部,而是和信用卡部门在同一幢楼。在该部门的墙上,罗列了在个人借贷、支付、资产管理等业务上,花旗主要的新兴金融科技竞争对手。

  富国银行也在网上开通了个人借款业务,但和花旗银行一样,必须是富国银行的客户才能借钱。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则比较保守,还没开展网上个人贷款,而只有传统的信用卡业务。不过,它们都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部门。

  与金融科技亦敌亦友

  据美联储统计,截至2017年5月,美国的循环消费信贷总额为1.018万亿美元,这对信贷公司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传统金融机构进入信贷业务有两种方法,除了像高盛这样自己单干,再就是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合作,将客户数据和风控模型与优秀的金融科技业务结合,用新产品来吸引和留住高净值客户。”高盛个人和商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阿布尼亚阿南德说。

  花旗银行通过花旗风投,对Feedzai进行了战略投资,Feedzai可以实时查找、消除所有商业渠道中的欺诈行为,包括在线和个人银行业务。
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这也是绝佳的机会。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成本上升的问题。网贷平台ProsperMarketplace、LendingClub和Avant已经先后出现了借款成本的上升,而有些贷款变坏的速度比预期更快。LendingClub自从2014年底股票从每股27.98美元跳水后,一直没有恢复,上周五报收于5.21美元/股。

  “传统银行的体系复杂,结构冗余,但传统银行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来应对监管,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另一方面,新兴金融公司有非常好的客户服务系统,简单实用的信贷平台,它们的产品与信贷市场的需求完美贴合,但是有限的客户量和不完整的风控模型让监管机构始终保持高度谨慎。”网贷服务公司Orchard首席分析官大卫西尼托夫说,“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亦敌亦友,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它们是否合作的问题,而是该怎样合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