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联网保险业绩出炉,科技成“保险创新”基石
2018-01-24 18:19 作者:金融壹账通 收藏(0) 阅读(1647) 评论(0)

FINTECH,金融科技

【IFTNews.cn消息】1月22日,201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24.91亿件,同比增长102.60%,其中退货运费险68.19亿件,同比增长51.91%;保证保险16.61亿件,同比增长107.45%;意外险15.92亿件,同比增长539.26%;责任保险10.32亿件,同比增长438.25%。

由于互联网电商的繁荣,退货运费险会有一倍的增长并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但是,意外险539.26%、责任保险438.25%的增长数据多少还是让业内小吃一惊。退货运费险和意外险,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但是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或许很多人还压根没有听过,而它们在过去的一年,又是凭借什么样的因素,取得这样让人可喜可贺的业绩单呢?

责任保险是什么?

严格来说,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对受害人(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当被保险人因某些被承保范围内的原因需要对别人进行赔偿时,由保险公司代其赔偿责任损失。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机动车辆保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产品上标明的产品责任险。

虽然保监会没有公布具体的机车第三者责任险的数据,但是,作为车险里的一大类,第三者责任险随着车险业务的大量线上化,业绩有所爆发也属正常。同时,车险中第三者责任险的产品的设计与线下的保险产品区别不大,更多仅是一种渠道上的开拓。

但是产品责任险,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据媒体报道,在2016年年初,太平洋保险就率先推出网络食品安全责任险,根据保单内容,保险期间或追溯期内,消费者因食用了投保企业通过网络销售的加工食品而导致食物中毒、其他食源性疾病等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投保企业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可由太平洋保险承担。从这部分产品介绍就可以看出,这种线上的产品责任险已经和线下食品责任险有所区别了。因为除了食品供应商外,这种线上的产品责任险必须还需要考虑到一个中间的物流环节以及异地鉴定的问题,情境要比线下食品责任保险更为复杂,而保险公司又接触不到实际的操作人,因此,业务中间的数据存储与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保证保险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保证保险就是保险公司给投保人提供了一个担保凭证。常见的保证保险主要分为三类:合同保证保险、忠实保证保险、商业信用保证保险。其中,商业信用保证保险在互联网的介入下,得到了明显的、新鲜的发展空间。信用保证保险通过与各种形态结合,通过互联网渠道嵌入场景进行销售,例如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有效降低了个人及企业融资成本。但是,2016年的侨兴债事件让浙商财险发生了高赔付,一时让信用保证保险走上了风头浪尖。该事件后,保监会也意识到这类险种巨大风险,从而出台了相应监管通知。但是信用保证保险的前进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而是在符合监管要求之上,积极前行。据悉,新的规定要求的核心两点就——保险公司只能做小微,同时要做二次风控,这就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能力要求。也即,未来你不仅仅需要能对接上渠道,更需要有小微金融业务的风险把关能力,这时,基于数据的保险风控就显得更为重要。

意外险凭什么位居增长第一名?

原本保险公司大多都是提供一些以“时间”为计量长度的长期险种或者终生险,如平安的意外险,具有保单额度较大、保障时间较长、保费也较高的特征。但是现在,切入场景里供选择的保险“小对勾”,让保险变得更为碎片化。今天去划雪,买个保险;明天坐火车,买个保险;后天要出国,买个保险……这种切入到具体的某件事、某个场景的“小保险”让保险产品的功效更为人们所理解,渠道业务也更细化,反馈到保险公司的就是需要两种能力:一是商务拓展能力,二就是创新思路的对接。不同以上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它们还多能在产品设计上走到科技创新之路,意外险的产品设计往往表现的更为简单粗暴——坐飞车出险,划雪出事故,这些事件在概率上和地点上,大家相差都不会太远,因此以互联网手段做起来,更容易推广。约莫也是因此,意外险才能在互联网保险崛起的路上,率先以“龙头之姿”爆发了。

但是,其实除了常见的一些意外险外,当下因网络社交爆发而带来的新的意外场景,其实也是意外险所能开拓一块大蛋糕。比如陌生人见面安全险、陌生人团体自助游险、司机代驾安全险等等,这些对于投保人个人而言,可能完全估算不到对方的情况,但是保险公司却可能根据公共信息的收集,从而核算出相应的风险指数。只能说,意外险的真正时代其实还在路上。

产品创新要敢想,保险科技要跟上

综上,其实从上面三个爆发的保险产品类型来看,不难看出互联网保险的活力就在于一个字——新。新的产品设计方案、新的核算方法、新的渠道界入,新的保险范围……可以说,只要保险产品经理敢想,就能创造出任何一个行动中的保险产品。因此,要想抓住这波互联网保险的浪潮,保险设计者与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这种创新保险产品的背后,科技的护航一定是从头到尾的。

这种护航不仅仅是提供一个APP,提供一个页面购买链接,也不是把保险合同电子化,把核保审批放到手机端,而是真正的把技术融入到保险产品之中去。通过数据和技术去智能核算赔付率、迅速识别客户群、简约化赔付流程、个性化保险产品,这些融入到保险全周期里的产品设计科技才是保险科技真正的时代亮点。就以区块链技术为例,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底层的健康大数据进行存储,从而保证数据的可信可用,其次,利用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可快速对投保人身份和相关信息进行校验,并可以提供一套全网公开可查询的接口,通过公众的力量对信息进行验证。再者,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全流程的多方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可以追溯保单从投保到理赔的全过程,参与方不仅能查询到全部的处理过程,确保保单信息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还能方便后续流程处理,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工作时,让每笔资金流向都公开透明,每笔资金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每笔资金的去处和用途都有迹可查。

再如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积累,可以开创出一些非互联网化前完全无法运营的保险产品,如情侣分手险、天气险、职业培训包过险。这些保险产品虽然有些只是一些鳌头,甚至于可以说是“伪保险”,但是却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互联网保险的勃勃生命力。在这片喧哗之后,如天气险、O2O上门险等有真正价值的保险也得到了一定沉淀,相信经过一段博噱头的时期之后,基于场景的定制化保险产品必然会越来越多,而嫁接在保险上的科技力量也必将成为保险公司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借着保险科技之风,保险得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保险机构能抓住这次契机,或许能借着客户一次又一次的购买“小保险”,逐步培养起人们对保险的整体好感度,从而真正深入人心。那时,当这种好感度像线下辐射之时,就是互联网保险和线下保险合力并进,共同做大保险蛋糕的时刻。

来源:金融壹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