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2018-12-10 10:19 文章来自:IFTNews 收藏(0) 阅读(1460) 评论(0)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服务市区(县)两级大气环境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平台,不断增强新技术服务环境管理能力,持续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据了解,平台以“目标—现状—问题—措施—效果”攻坚工作路线图为主线,包括大屏幕调度系统、PC工作系统、移动APP三大部分,分别实现会商调度、日常监管、现场巡查等功能。

两大平台强化水气动态监管

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平台建立了“数据舱”和“作战图”,集成仪表盘、热力图、数据表、空间图等可视化形式,实现按全市域、区域(主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40个区县,以及17个国控站和54个市控站不同层级的空气质量、污染因子、首要污染物、超标因子等数据分级、分层应用。

截至10月,系统信息数据上载应用6万余次,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平台下达任务5000余项,推送“蓝天行动”6类数据3000条。区县局通过移动端APP开展巡查6000余次,完成控制臭氧污染告知12000余条,发送臭氧企业错峰生产短信通知11000余条。

水污染防治系统平台建立了水质问题清单、污染源清单,实现国考市考断面、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对标对表动态监管,实现对区域、流域和断面水质数据统计、溯源追踪、超标及临界突变预警。

同时,集成37条重点河流数据,将“一河一策”通过移动APP带到现场,每条河流的基本情况、目标要求、水质现状、问题清单、污染源分布、整治方案、工程进展均动态呈现,并自动生成流域水系图、监测断面图、问题水体图、水质变化图、污染分布图。截至10月,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平台下达任务3500余项,汇集共享42个国考断面、105个市考断面、211个市控断面监测数据1.6万余条。

遥感监测技术为生态环保提供支撑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利用遥感监测技术,重点围绕环保督查、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等方面开展应用探索,形成了从数据接收、预处理、解译分析到支撑业务管理的生态环境遥感应用模式。

截至今年10月,共完成各类环境管理遥感监测报告86份,主要助力环保督察取证研判,开展了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疑似人类干扰活动遥感动态变化监测及遥感数据解译,为生态环保集中督查的取证、分析和研判等提供了依据。

同时,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开展了主城区裸露地块遥感解译分析工作,提取主城区及周边裸露斑块7000余个,夯实了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扬尘源基础信息。助力水污染防治管理,开展大范围的水域环境解译与反演,目前已完成永川区城市水体、两江新区肖家河以及濑溪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探索,并形成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分析结果,为水环境监督执法对象的初步筛选提供依据。助力环保专项行动,完成了全市82个区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疑似人类活动干扰遥感解译工作,共发现300余个疑似斑块,为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行动提供了数据支撑。

整合数据资源实现环境信息共享

通过环境信息数据的融合、加工,重庆市已实现17个国控空气监测站和54个市控空气监测站的数据自动入库,实现全市六大水系、42个流域控制单元、主要重点次级河流、400余个地表水监测断面、1500余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基础数据入库;实现100多个工业园区、7000多个涉水工业企业、2000多个污水处理厂、近1500个加油站、3万余家畜禽养殖场、1000多个入河排污口等数据处理入库。

同时,环保数据资源中心通过数据接口汇集共享数据40万余条,在纵向实现环评审批信息“部—市局—区县局”三级联网,自动报送共8000余条,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企业自行监测数据与生态环境部数据管理系统联网上报12万余条。在横向依托市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市共享交换平台,获取气象、交通、水利等多部门共享数据共计100万余条。与“信用重庆”平台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涉及1000余家企业的信息;与市工商局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涉及5000余家企业的信息;与市税务局共享行政处罚、排污许可、手工监测、在线监测、涉税企业基本信息、纳税入库信息等涉及6500余家企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