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金融壹账通:“技术”+“业务”双赋能
2019-02-21 18:59 作者:第一财经 张苑柯 收藏(0) 阅读(1711) 评论(0)

 “记得三年前马总开始要求我们转型建立金融科技生态圈,从‘自己养牛喝牛奶’到‘做牛奶市场’,也正是当年,平安集团做出了很大的战略调整。”平安金融壹账通联席总经理邱寒回忆壹账通成立初期的情景:“平安做事很快,想到了就规划、筹备然后开干。”

三年前,平安集团将新成立的金融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取名为金融壹账通,作为平安集团唯一对外输出金融科技的公司,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智能产品、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三年间,为超过3300多家金融客户提供科技支持、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其中服务银行400多家,不仅积累了海量的交易规模和应用经验,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等领域已经处于全球优势地位,申请国内外技术专利奖项1465项。

“技术”+“业务”双赋能

经济学者何帆在《变量》一书中把互联网大军比作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兵强马壮、来去如风,让人闻风丧胆。可以看到,短短几年间这支大军就在谈笑间战胜了传统批发零售业,不动声色地击破了垄断的出租车行业,更要命的是其还长驱直入得杀进水草丰美的金融行业。金融行业被这股来势汹汹的浪潮推着向前,传统的金融机构发现只守不攻的摩天大楼再也不会“大而不可倒”(toobigtofall)

那么,未来的传统金融方向在哪?邱寒表示,新兴技术发展迅猛,未来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避免要依赖科技的手段,用技术提升效率,提升效益,降低成本,降低风险。而当前,金融科技人才紧缺,金融科技人才不仅价格贵,而且各类技术的专业度越来越高,传统金融机构要搭建自己的金融科技团队非常难,从外部寻找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是更可行的办法。而目前市场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又难以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需求。

邱寒向第一财经拆解市场上金融科技公司的几大分类,不外乎业务外包型开发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初创型科技公司等,而这些公司往往存在一定的短板。

最早兴起的是外包型开发公司。在互联网公司还未野蛮生长的时候,这些公司就已经是银行的宠儿,然而今不如昔。“以前的业务模式是劳力外包,技术含量比较低。”邱寒表示,过往十几年间技术发展较为平稳,近五年来却发展迅速,技术发展平稳时拼的是成本,当需要拼先进性的技术储备时,采用重劳力人海战术的外包公司难以跟上新的需求,错失了契机。

对于互联网起家的科技公司,究其本源擅长做且实质上大部分正在做的是提供流量服务,而不是切合到银行实际经营的服务。邱寒认为主要原因是业务形态之间存在差异。“互联网公司扎根在线上的数字化经营,对传统金融机构怎么做线下业务并没有深入了解,而大部分的中小金融机构以线下业务为主,纯线上的新业务占比可能只有10%。”

邱寒进一步拆解第三大类——初创型金融科技公司。这类公司虽以输出技术为主,但由于初创资源有限,与金融机构的契合点大多集中于一些细分领域,如视频监控,生物识别等,很难切合端到端的业务需求。“一家金融机构为了满足自身不同的细分需求,往往需要整合多家初创公司,这还会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 邱坦言。

不同的是,金融壹账通是承载着金融基因的科技公司,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的重要承载者,依托平安集团30年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通过独特的“技术”+“业务”双赋能模式,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中国的中小银行靠对公业务起家,风控体系和经营体系都是围绕对公业务建立的,现在要发展零售业务,往往在团队、流程、管理制度上都缺乏储备。”邱寒表示,金融壹账通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还教围绕各家的痛点给予多种协助与服务。

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

在实现科技转型的道路上,传统金融机构面临普遍的业务痛点。

比如,传统信贷风控大幅依赖人工,几乎所有环节,如申请、审核等均需人工干预,进件平均成本高、效率低;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由于缺乏业务经验和数据积累,对于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很薄弱。总体上而言,信贷业务管理复杂、欺诈多、风控难。

而在金融机构的线下营销场景中,由于客户的金融需求多种多样,而金融产品丰富复杂,对金融机构而言,业务员的线下营销缺少有效的优化手段,难以提升营销效率和成功率。

面对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行业难题,金融壹账通在前两年陆续推出了“加马智能贷款解决方案”和“加马智能营销解决方案”,针对行业痛点深耕场景,为中小银行提供智能化、场景化的产品和服务。加马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覆盖贷前、贷中、贷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动传统贷款模式在获客、审核、审批以及系统开发等四大方面的革新。而加马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则致力于帮助中小银行实现营销模式的变革。

“我们对中小银行业务需求的理解,也是逐步加深的,理解了中小银行的业务需求之后,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还是个性化的服务之间,我们有过许多尝试”。邱寒总结,实际上每家银行都有自己业务上的特点,也有不同的需求点。一般比较标准化且共性化的需求占比为85%,个性化需求占比为15%。比如,典型的个性化:渠道方面,如贷款产品渠道使用线上或线下,线上使用微信小程序、APP、官网、微博亦或是微信;线上页面风格、颜色、名称等。

而在风控方面,又如白名单客户筛选规则、申请表表单设置、购买产品审批流程是否自动化、如何判断客户是否需要面审、需要采集什么信息、有哪些文档要素、是否需要线下存档、哪些信息是必选的哪些是可选的等等,可被个性化的规则多达上千条,且牵一发动全身。

邱寒坦言,金融壹账通起初为满足个性化需求也走过弯路,“最初给一家机构上系统需要几个月,虽然已经比他们内部开发要快很多,但是对于金融壹账通而言,时间成本过高。”

针对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额机构在产品、技术、风控上存在的普遍痛点,金融壹账通把需要定制的主要项参数化,参数可调的同时加入了智能模块,进一步帮助系统自适应,从开始与客户对接需求到系统上线只需要一到两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业务,也要了解银行当地的用户情况,才能真正有效帮助银行的业务发展。邱寒认为,只有对业务足够理解,才能提前想到哪些地方会存在个性化的需求,并将此设计成参数可调的模式。

“我们是先苦后甜,将能想到的都想到,先完成大量且反复的系统设计与搭建,之后通过参数微调就快多了。”邱寒称,公司的目标是未来能平均一周内完成一家金融机构的系统上线。

“这个行业长远发展的方向,不仅看服务的对象是谁,还要看谁能够提供比客户想得更全面的东西。”邱寒补充道,“我们未来要做且正在做的,是科技+咨询+业务的全赋能型金融科技公司。”

历经三年的积淀,金融壹账通已服务中国483家银行、42家保险公司以及近2500家非银金融机构,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智能产品、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资料显示,金融壹账通已经先后在零售银行、中小企业、保险、投资各领域推出10大解决方案,产品覆盖四大智能产品体系47个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