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丰晨成、招商孙炜:未来5-10年医疗器械仍高增长 关注3大方向
2020-03-25 23:30 文章来自:新浪财经 收藏(0) 阅读(26399) 评论(0)
全球突发事件频出,如何解读?资本市场巨震,如何布局?为何A股在全球股市中最为抗跌? 3月25日国泰基金、银河基金、嘉实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视频直播解盘。

  3月25日15:30

  医疗:“新基建”的新元素

  丰晨成 华宝医疗ETF基金经理

  孙炜 招商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主要观点:

  未来5-10年医疗器械仍将高增长

  从目前的医疗机构的发展角度来讲,其实非常重视整个手术和治疗相关的医疗收入,以此推出相应的医疗器械的需求。但另外整个检验和化验的板块也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这块,我们觉得从未来5-10年来看,依旧会保持一个不错的增长。

  医疗器械六大分类

  第一,医学影像,如影像科检查等。

  第二,体外诊断,如化验的检验科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跟临床相关的POCT。

  第三,手术室的建设;

  第四,手术后续住院、以及ICU相关设备;

  第五,临床治疗,主要涉及的是临床科室的设备。

  第六,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可以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为医用耗材。

  后市关注三大方向

  第一类机会,相比于存量市场而言,更加关注是否在疫情或者说哪怕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国家未来在整个医院这边的投资方向是否会再来一些新的增量,这里面我们主要的机会是来自于县级医院升级带来的一个增量。

  第二个比较大的方向在检验科,检验科我们提到整个市场相对而言,目前的整个增速还是保持得不错,大概有12%左右的增速,直接带动了一些下游具体检测的需求。

  第三,跟整个医院的手术和治疗相关的。手术室建设,手术设备的增长,手术术后的监护等

  文字实录

  丰晨成:各位新浪财经的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华宝基金量化投资部的丰晨成,非常高兴有机会借新浪直播的这个平台跟大家交流。

  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话题是跟医疗行业的空间有关,不光是它自身的发展上,也是它投资机会上的空间。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大家过得很漫长,因为这场史上传播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改变大家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监护仪,这些作为抗击疫情的武器,在保卫民众健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在疫情中暴露的公共卫生体系和设施以及物资储备等领域的这些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找到从容应对的办法,也是我们对于这场灾难的最好祭奠。3月4号,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投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卫生领域的补短板成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短板也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投资增长潜力的所在。我们看到,在河南,在半个月之内就有16家医院获批或者签约。在苏州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的三甲医院,新增10家以上,三级医院新增50%。深圳也提出要新增床位8000张,包括像湖北、西安、长沙、郑州等等一些大城市都在加速落地传染病医院。新的医院的建设必将催生设备采购的需求。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招商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炜先生,他给大家聊一下后疫情时代对医疗行业来说发展上的一些新空间。孙炜先生目前是招商证券的行业首席分析师,他有四年的卖方经验以及三年的医疗咨询和PE投资的经验,先后在国金证券(9.430, 0.09, 0.96%)和康桥资本担任分析师。下面我们请孙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医疗行业在“新基建”上面的一些机会。

  孙炜:好的,各位新浪财经的投资者大家好,今天非常谢谢华宝基金以及丰总的邀请,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我们认为在整个疫情之后,在整个医院的基建方面里我觉得最有机会的一个板块,主要是关于医疗器械。

  整个的报告部分我们这边分享大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给各位投资者简单普及一下整个医疗器械大概有什么样的细分以及目前的景气度。后面三个部分分别从具体的我觉得比较有机会的细分领域里谈一谈在这次整个疫情之后,后面的三个方向带来的整个市场的增量情况。下面我们就整个三个部分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说一下第一个部分,首先在分析整个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之前,我们需要先给投资者列出一个问题,对于医药而言目前由医疗器械以及医疗设备相应产生的收入到底在医院目前是个什么样的构成部分,所以我们这里先给大家从医院的整个收入角度做一个分析。其实在整个医院2018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的分布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整个医院业务分为三块,第一块跟药品相关,第二块跟手术以及治疗相关,这里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手术收入、治疗手术以及相关的耗材收入。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是医院的两个最重要的医技科室,就是影像科和检验科,这两个科室固定的收入主要是检验收入和化验收入。

  从整个收入分布来看可以看到两点:第一点,由手术以及科室的治疗相关的这块收入已经在2018年快接近药品收入,而且在所有领域里是增速最快的,大概保持了13%左右的增速。而药品,因为整个药占比的考核压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导致在2018年增速只有1.5%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与医疗器械直接相关的这部分医院的收入占比,从这个收入的增速可以看出下游的景气的情况。另外一块,跟医疗器械比较相关的,就是整个影像和检验科的业务,这两块业务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大概7000多亿的收入,而且在整个医院的增速里面大概有12.6%的增速,依旧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景气状况。

  从这三块组成部分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从目前的医疗机构的发展角度来讲,其实非常重视整个手术和治疗相关的医疗收入,以此推出相应的医疗器械的需求。但另外整个检验和化验的板块也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这块,我们觉得从未来5-10年来看,依旧会保持一个不错的增长。这是从医院角度来讲,就是我们怎么看待医疗器械给医院带来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第一部分给大家做的分享。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刚才说到整个医院的三个构成部分,具体对应到下游的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我们怎么去对应?我们在这个板块里根据前面的收入结构给大家做了一个分析,整个医疗器械大概分为六个主要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对应到我们前面所说的影像科检查的收入。

  第二块比较大的体外诊断,这里面主要对应的是我们前面说的化验的检验科的收入,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一部分跟临床相关的POCT。

  第三个领域和第四个领域,就是跟手术相关的手术室的建设以及手术后续住院的ICU相关的设备。

  再往后的主要领域里就是临床治疗,主要涉及的是临床科室的设备。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泌尿外科的体外碎石机,可能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设备。比如肾内科的透析机,主要是这种品类,是属于这块。

  除了这块之外,另外主要两块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可以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这两块正常在行业里面定义为医用耗材,这两块我们分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这是我们后面对应的这两块部分。

  从整个结构来看大概分为这六个部分,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整个的医疗器械相比药品普遍存在一个低开和高开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对应的生产企业角度来讲的话,这个市场按照我们的测算,在2018年大概达到了2700亿的水平,而且我们觉得依旧保持了大概10%-15%的增长。由于刚才说到整个市场因为是低开的,所以相对来讲利润率会比较高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板块贡献的利润跟药品的差距是没有那么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块板块相应的公司市值比上来讲,也应该成为医药板块一个最重要的市值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在第二部分关于医疗器械的细分给大家聊的一个问题。

  第三部分,大家一定会有另一个疑问,就是说在整个医院发展过程中,因为刚才说到整个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非常多,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在医疗器械,在医院的每个阶段对于医疗器械具体的细分领域需求是否会有侧重?这里面通过中国医院1995年-2018年发展的回顾,我们给大家揭示一下在医疗器械这个板块里面细分领域的机会。这里主要分享:

  第一个,我们举了整个中国综合医院的情况,中国的综合医院的发展阶段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2005年,在那个年代,因为整个中国的医保才刚刚兴起,所以那个年代整个医院的住院部门相对而言床位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相应的整个医院的住院部门的利润也比较低,所以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去进行整个再投资。表现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跟床位相关的市场增速是比较慢的,所以可以理解为当时跟床位以及跟床位后续的住院相关的设备,相对而言是一个存量市场。

  第二个阶段,2005年-2015年,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整个综合医院的床位数在这10年间保持一个非常飞快的增长,前5年增速大概有5.5%,这是复合增速,后5年的复合增速大概达到8.2%。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理解,在这个10年内,跟床位相关的这种设备的配置需求以及跟住院相关的这种检查和治疗需求,其实属于一个爆发的状况,而且与此同时伴随着整个床位的扩张,我们发现什么?整个医院的床位利用率不降反增,而且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大概在95%左右。而这个从国外来看的话,这个数据,如果以日本为例的话,大概整个床位的利用率在75%左右,所以可以理解为中国整个床位的扩张不是一个床位的过分的扩张或者浪费,而是说实实在在满足了整个医院的治疗需求。

  再往后,大概在2010年之后我们看到另一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医院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中,医疗设备占整个固定资产的占比是不断提升的,换言之医院开始将大量的固定资产的投入,投入到了整个医疗设备中,这个我们理解为是医疗设备的一个扩容。

  大概会有这三个阶段。

  最后我们在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个命题,就是说我们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就整个医疗器械这个板块的细分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阶段有一个轮动的情况,我们看到在第一个阶段更多的是以药品、检查为主。然后在第二个,床位快速发展阶段,表现为整个监护的设备以及跟住院相关的生化的检验,包括整个体液、血液的检验,相关的设备的市场需求是比较大的。第三个阶段刚才说到,2010年之后整个跟手术室相关的,手术室以及手术相关的设备,以及对应的耗材以及跟手术相关的比较大型的检验和化验这块相应的需求才起来。再往后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整个治疗术式的继续进步,这时候医院会选择什么?会选择开始去提升自己在住院患者的手术率或者提升整个手术例数中一个高等级手术的比例,这个时候体现为医院治疗水平的提升,在这个情况下会相应地伴随着一些创新的医疗器械的需求。通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增速更快的细分领域。这是我们在整个第一部分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以及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轮动的情况,这是第一部分。

  我们在介绍完整个医疗器械的细分之后,后面我们就三个子命题分别跟大家做一个讨论,这里主要有三类机会:第一类机会,我们看到相比于存量市场而言,我们更加关注是否在疫情或者说哪怕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国家未来在整个医院这边的投资方向是否会再来一些新的增量,这里面我们主要的机会是来自于县级医院升级带来的一个增量。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两个背景:第一个背景是在医院所谓的分级诊疗情况下,这个情况是因为在中国整个医疗体系中头部的三级医院的床位利用率非常高,但是二级医院整个床位利用率大概只有82%左右。这种情况下,所以国家选择行为是通过分级诊疗的行为去将整个门诊量和住院量开始向县级医院去倾斜,以此提高县级医院的住院率,同时带动整个县级医院相应医院和治疗能力以及硬件设施的升级。这是分级诊疗的一个背景。

  从具体措施我们看到国家之前专门颁布了一个叫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的工作方案,这个工作方案相比之前的几个版本,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两点:第一点,明确提出要将500家县级医院和500家中医医院,让它们整个综合能力达到三级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要求,这个必然伴随着整个医院的设备和硬件的升级。第二部分我们看到,在整个综合能力升级过程中,专门提到了专科平台的建设以及一些核心专科的建设,这里面主要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些重要的科室,比如说检验科、影像科,包括手术室的建设,包括重症医学科这样的学科建设,其实会直接带动一些细分领域下的领域的增量机会。

  下面我们就刚才说的几个方向,涉及到几个科室的方向以及一些品类这边给大家做一个直接的分享,具体的内容,各位投资者通过PPT可以直接看到,这里我们简单提示一下机会。整个机会,就跟刚才我们提到的几个科室相关。

  第一个科室就是我们说的影像科,影像科它主要的设备包括CT、MRI,就是所谓的核磁共振,当然也包括超声。从这三块来看,这三块在目前的整个情况来看,整个市场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从目前整个保有量来看,目前保有量大概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每年新增的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比较特殊的是,它大概整个设备使用6-7年之后会有一个置换和升级的需求,这两个需求加起来对应的是当前的市场。从这个市场来看,我们觉得这个市场目前还是第一保持比较快的增速,第二在一个升级和置换的过程中,很多国产企业就存在大量的替换机会。

  第二个比较大的方向在检验科,检验科我们提到整个市场相对而言,目前的整个增速还是保持得不错,大概有12%左右的增速,直接带动了一些下游具体检测的需求。这里面整个细分领域里来看,传统的生化或者体液血液,这块从设备配置率来讲,目前的医疗机构是比较多的,而现在增速比较快的是来自于化验方的设备,化验方我们可以看到,它目前整个的配置需求处于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从这个领域来看,可以表现为传统的生化或者体液血液,在我们看来还会保持跟门诊量匹配的增速,大概保持在6%-7%左右,而相应的化学生化,在这个领域里面由于整个设备的配置的提升,在未来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速,大概在细分领域里可以达到20%左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细分领域里可以看到很多的国产公司可以实现大概30%-40%的增长。这是检验科带来的相应的机会。

  再往后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就是跟整个医院的手术和治疗相关的,这里面最直接的就是整个手术,我们看到在2018年,目前来看2018年整个全国的手术量已经达到将近6000万例,而且整个增速大概在10%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而然导致带动相应的三个需求:

  一个是手术室建设,中国的手术室目前整个利用率也是处于一个比较饱和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手术室量的增速应该会比整个手术量增速是要快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看到整个手术设备的增长,手术设备的增长它其实本质上增速跟手术量是匹配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手术设备,包括影像,包括具体使用的耗材等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

  第三块,就是手术术后的监护,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手术室的监护,包括相应的麻醉机,包括相应的后续的ICU的呼吸机,这块的增速,理论上来说增速也是比整个手术量要稍微快一些的。

  我们分别就手术室、手术设备以及ICU监护这个市场做了一个分析,所以从整个量来讲,整个增速我觉得应该保持在10%以上,尤其这次的疫情带来的中国ICU学科建设的重视,所以后续这块,相比原来的预计,可能会有一个短期的提速的过程。

  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增量的角度以及具体的下游细分的角度看待这个市场的机会,第二个机会来自于哪儿?我们刚才看到第二个机会主要来自于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或者说目前整个投资的具体的公司而言,还有另一个机会来自于整个国内份额的提升。这里我们举了一个超声的案例,超声相对而言在整个市场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品类,而且这个品类整个发展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代表未来的整个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中,市场的地位或者份额。

  第一我们先看一下整个市场的结构,从整个结构能看到,以彩超为例,整个市场从量的角度来讲,基层医疗机构整个量贡献了大概40%-50%,而头部医院,比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彩超比较特殊的妇幼保健院贡献了大概另外50%多一点的这个量的市场。但是从金额上来看,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区别。目前我们看到整个基层医疗机构,从金额上来讲只贡献了20%的金额,而其他市场贡献了80%。这个体现为什么?体现为中国以彩超为例以及彩超作为整个医疗器械上的代表,中国整个市场其实是被割裂的,在头部医院有大量高端设备的需求,而基层医疗机构那个市场,虽然说量很大,但整个单产的金额是比较少的。这是中国市场的分层,而这个情况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医疗设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企业的份额来看,在基层医疗机构整个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在这个市场大概有40多家企业在同时竞争,而以国内最大企业,比如以迈瑞为例,在这个市场大概有35%的份额,而后面的第二名,以开立为例,大概贡献10%的份额,后续的其他企业大概也会保持一定份额。所以整个这个领域竞争比较激烈,而目前的龙头已经比较明显,但是后续的其他企业之间的份额是比较胶着的。而在刚才说到的头部医院这个市场,金额比较大的高端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看到另一个景象,在这个市场中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而国产企业中目前只有迈瑞,整个量的份额能够达到20%以上,可以追上进口的份额,而且目前整个份额是处于一种相互竞争胶着状态。而其他的国产企业,目前份额都比较低。

  所以从这个案例来看,虽然这个市场比较成熟,但是在目前为止,在高端市场或者说在金额上占大头的市场里面,目前还是进口企业在玩,而且超声已经有国产企业已经跑出来了,而且其他的细分领域里,目前整个国产化率还比较低。这恰恰是中国的国产企业后续的整个增长里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除了市场份额之外,另一部分就是我们去找到一些能够提升份额的企业,对于企业而言整个增速就会远远高于这个行业。

  下面简单提一下,这张图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但是我们在这里具体再讲一下这六个部分中我们看到整个国产化率还是有比较大区别的。比如以医学影像为例,整个国产化率目前大概是中低的水平,彩超这个细分领域可能目前处于进口替代的过程中,但其他领域里目前进口替代的地方还是比较大。同样的,比如说类似于体外诊断,目前也处于一个国产化率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相应的高值耗材,目前国产化率大概处于一个中低的水平。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目前我们可以这么总结,就是正在进行中,而且我们觉得在一些细分品类,特别是在疫情,整个国产企业的制造能力以及响应能力,会使得国产企业的进口替代出现一个加速的过程。这是第二个机会给大家提示的一个情况。

  第三个机会是来自于我们其实区别于药品,整个药品这块我们可以观察到,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整个的标准在国内国外都是统一的,而整个医疗器械,我们看到大量的医疗器械企业,整个收入占比中有很大一部分海外收入的占比。所以我们去分析了整个海外市场的结构,首先我们觉得对于欧美市场,这块市场因为相对来说是个存量市场,所以这个市场中我们觉得更多是等待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这次欧洲的疫情,中国企业快速响应,确实给这部分企业带来一个欧洲市场进入的契机。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觉得那个市场更多还是需要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相比于欧美市场而言,目前整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均医疗支出大概100美金左右的国家,按照我们的统计,这些人口大概有13亿左右,而且这里还没有包括一个比较特殊的单体比较大的印度这个市场,仅仅是我们考虑到东南亚,包括整个非洲、拉美及中东这些国家。

  我们观察两个现象:第一,目前这些国家整个人口基数比较大,而且整个的床位数大概处于中国15年前的水平,整个床位数正在快速的从每千人大概1-2张开始向每千人大概4-5张去快速地晋升,这个过程中带来很多增量的机会。

  第二个情况,我们看到这些国家整个设备的发展以及配置的整个顺序,基本上跟中国当时的由检查到监护,到化验这样的过程,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其实也给了国内的企业利用在国内的经验去获得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很大的机会。所以这个机会确实对于很多国内企业而言,我看到,这块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占比,在未来,在现在已经可以贡献比较大,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这一块占比会继续进一步提升。

  最后我们举一个例子,举一个国产企业里目前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253.880, 10.68, 4.39%)的例子。我们通过它的一个收益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从市场角度来讲,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中国这个市场还是保持一个比较旺盛的活力,从占比来讲,我觉得大概以2028年这样预计为例的话,中国这个市场还是贡献了大概62%的收入占比。第二,我们看到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占比在不断地提升,而且未来会贡献一个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第三点,整个欧美市场,虽然说我们的预期不高,但是我们刚才说到欧美市场更多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甚至在这样的疫情下,很多欧美公司提供了很多资本市场整合的机会,这是从市场角度来看。

  第二,从整个中国市场的金融因素来看就能看到,IVD还是整个中国市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以手术室、ICU相关的子领域,这个领域,我们刚才提到整个量预计还会保持10%以上的增长。这种情况下这个市场的份额提升就能够带动这些企业获得15%-20%的收入增长。而其他领域,类似于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这些细分领域里,我觉得目前整个国产企业的份额还是有一个提升的空间,预计也会保持10%左右的增长。所以综合来看,医疗器械的市场目前整个政策压力是比较小的,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管是增量的机会,还是说份额提升的机会,还是说发展中国家这种增量市场的机会,我觉得都是给了国产企业一个比较大的契机,也衍生出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的契机。

  丰晨成:感谢孙老师刚才精彩的发言,提到医疗大家肯定自身都会有非常切身的体会,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生老病死都跟医疗相关,我们在跟客户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客户都是会把医疗和医药混为一谈,其实在我们的理解当中,我们其实是想把医疗更精准地定义,把药去除掉,只讲医院跟诊疗相关的这些子行业。简单来说,跟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信息化这三个方面。讲到医疗器械,大家很容易就想到CT、彩超,包括口罩、呼吸机、监护仪这些。讲到医疗服务,大家总会想到手术、检验这些流程。讲到医疗信息化,大家都会想到我们有互联网的远程的医疗以及电子病例这些。

  我们最近跟行业分析师的交流上面来看,大家都对今年的医疗板块,尤其是医疗器械,这个子领域的发展非常抱有希望。有些分析师把医疗设备作为贯穿全年的一个战略性的投资的板块,主要的理由也是基于海外疫情的持续以及国内医院的新的建设周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预计医疗这个行业全年都维持这样一个高景气的状态。我们看到海外的疫情对于监护、心电、呼吸机、制氧机以及移动DR这些设备的全球的需求目前在骤增。同时海外的产能,目前来看也可能不足。而中国在常规的医疗设备上面,正承担着供应全球的工作。尽管国内的医疗设备的技术起步较晚,多数企业都是从仿造国外的医疗设备开始,从低端设备开始起家的,但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来说,目前已经具备了与全球顶尖企业竞争的这样一个实力,部分的产品也已经走出了国门。像最近的意大利政府向我们某个品牌单一采购医疗监护仪,可以看出其实国内的这些企业的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正体现出它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

  另外一方面,包括政治局会议和总书记先后强调的要加快医疗设备的发展,补齐国内的高端医疗设备的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可控。2010年的时候,国产企业都还是以仿创结合的模式向中高端的设备在进军,目前国产龙头在高端的彩超,包括像生命支持设备,像检验设备,包括像CT、核磁共振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部分领域目前已经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可能会加强政府对于基层医疗资源和防疫卫生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对加强医院的基础硬件方面的改善,我认为在医疗设备,在基层的医疗建设的新周期里,可能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机遇。

  作为国内首只聚焦于医疗这个行业的ETF的产品,华宝基金在2019年5月份成立了医疗ETF,目前也是全市场唯一一只专注于投资医疗器械、服务以及信息化相关领域的这样一个ETF的基金。我们聚焦在这个行业有包括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应用,以及包括医疗服务、公立医院的改革、分级诊疗、社会办医,以及包括医疗保险相关领域的这些上市公司。从整个医疗行业的投资图景上面来看,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政策的驱动或者说不同的投资的逻辑,在深化目前的这个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比如刚才像孙总提到的国产替代,就是一个对医疗行业来说还在这样一个替代周期之中,可以说是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目前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来进行进口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另一方面,像分级诊疗,包括像一些政策性驱动的基层扩容的政策,其实也在加强对于基层医院的相关设备的配备,这块也是对于国内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检测相关的这些上市公司,都带来了比较大的机遇。

  从医疗服务行业来说,基本上都呈现出像体检、像第三方检验的外包、像专科的医疗服务,体现出来的是居民在医疗消费当中的这样一个升级的趋势,就是说消费升级带来的健康意识的提升,提高了居民使用高端医疗服务的这样一个程度和深度。所以我们看到有好多的,包括眼科、口腔、体检之类的龙头上市公司成长为一个比较大市值的头部的公司。

  另外一方面,还有像第三方检验外包、像研发外包,这类的公司也在国内创新药的研发,包括分级诊疗、医保控费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它其实也爆发出了一个很强的成长性。

  华宝的医疗ETF跟踪的指数叫中证医疗的指数,中证医疗指数(10423.707, 454.68, 4.56%)的特点来说,或者它跟其他的医药卫生领域其他行业指数相比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高收益以及它的高弹性,我们也拉了过去十年中证医疗指数表现的数据,发现它有七年时间都跑赢了医药类相关的指数,也就是说医疗板块整体的表现是好于药品这个板块整体的表现。另外一点,医疗行业平均的毛利率和净利润都在非常高的水平,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

  另外,要着重提出的是中证医疗指数它的成长性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它历年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净利润的增速都是要高于中证医药指数相关的标的的。所以我们认为医疗是在整个医药卫生大健康板块里,是属于成长性高,并且盈利能力好的这样一个板块。我们的前十大成分股,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聚焦于这个行业头部的这些比较有竞争力,或者说它发展前景,或者说它成长性,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坚实的这样一类上市公司。

  我们刚才提到的医疗的ETF成立于2019年5月份,在2019年全年我们的ETF的净值增长了25%左右,在所有的医药相关的ETF里边它应该是排名前列的。在今年2月份上涨的行情里,我们可以看到医疗的ETF的涨幅也是在所有的市场的股票型ETF里面,应该说是名列前茅的。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医疗行业,不光是疫情期间的关注,同时也是对医疗行业长久以来的长期的成长性的重视和乐观。刚才提到的ETF这个名词可能有些投资者不是特别了解,ETF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指数股的这样一个概念,它其实相当于买的是一个行业的指数,交易上面其实是跟普通的股票的买卖完全一样的,医疗ETF相当于就是把整个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打包成了一个产品,你可以按照1块钱左右的这样的单价,在你的股票交易页面上进行买卖的操作。它相当于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跟买股票一样的投资于医疗行业,整个行业的这样一个投资的工具。

  我们今天的介绍就到这儿,刚才有投资者在互动交流的时候给我们提了问题,就是说医疗行业,因为大家都觉得医疗行业是因为疫情才有了这个风口,是不是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这个行业也能维持一个比较快的或者说维持一个高的增长?我们请孙总来发表一下他的见解。

  孙炜: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点,整个医疗器械,因为它分为医疗设备跟耗材,而医疗设备的整个配置需求它跟整个床位的扩张和医院的扩张相关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在整个医药行业,比如由药品和检查驱动那个年代,整个床位扩张不可能比药品更快,所以在那个年代其实整个医疗器械可能增速大概也是1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相比整个药品而言其实属于一个劣势。但是,整个药品因为在之前整个政策压力下,其实整个药品,整个行业开始慢慢放缓,但是这种情况下整个床位的扩张以及手术住院的需求并没有降低。所以这种情况下,等于是整个医疗设备依旧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尤其在医药,比如说出现一个低增速增长情况下,整个医疗设备而言就表现出一个非常稀缺或者说非常难得的一个10%左右的增速,这种增速大家是能够接受的,所以体现一个政策的免疫性和稳定性。

  第二点,医疗器械中一个最重要的医疗耗材这块,我们刚才提到整个手术量目前还是保持比较快的增长,而在其中具体的一些细分领域里,比如类似于整个内科的介入,比如胃肠道的介入等,这块领域里相对来说增速可能更快一些,由此诞生了整个医疗耗材里面整个也有一些比较快的领域。这块领域里整个量的增速也是比较好一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点,整个医疗器械不是说因为这次疫情突然之间增速有大幅度提升,而是说它原本就保持一个比较大的稳定性,而且相比药品而言,目前政策的免疫性也是比较高的。这是第一点。

  但是第二点,疫情是不是有影响?疫情也确确实实有影响,比如这次的疫情带来的对整个医疗设备的供应链,包括整个国内企业响应速度的要求,反而使得国内企业这边有了一个弯道超车或者说能够进口替代一个加速的机会。所以这是疫情带来的一个增量的影响,由此带来整个领域我们觉得从整个比较长的维度来看是有稳定的增长,而从这个阶段来看,相比今年全年,可能相比其他板块会有一个超额收益。

  丰晨成:我再补充一下,确实有很多投资者很关心医疗是不是只是一个短期的机会,但是从我们一直以来跟踪中证医疗指数,以及包括从去年5月份已经将近一年的医疗ETF的表现来看,目前我们对医疗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在整个医药卫生领域处于高成长的板块,它的成长性,目前来看,今年以来特别的突出,就体现在它既有短期内可能国际的这样一个抗疫的需求带来的医疗设备走出去的这样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的这些内生的医院建设的周期,包括像基层卫生、基础建设的周期带来的对医疗设备投入的增加。以及包括像医疗服务类的这样一个公司,因为消费者对健康的高端的需求越来越提高,所以带来了这样一个门诊量的增加,带来了这样一个成长性。

  所以我们觉得医疗的成长性始终都在,但今年叠加了这样一个因为疫情带来的发展契机,所以也是我们目前极力地想推荐医疗领域,作为比较有投资价值或者说能维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景气周期的板块。

  还有投资者在问,说相比于投资医疗的个股来说,投资医疗ETF有什么样的优势?

  我们觉得医疗ETF其实作为这样一个集合投资的工具,它相当于是我买一篮子的医疗的成分股,就能够替代个股的选择。对医药这个行业来说,很多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专业性的门槛可能过高,像刚才孙老师介绍的,包括像骨科,包括像泌尿外科,包括像内科等等不同的科室它对医疗设备的需求量差异很大,或者说不同的医院、不同级别的医院,它对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相关的产品的需求量差异也很大。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医疗这个行业相对既熟悉又陌生。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对单个公司的跟踪可能还不如我们就把握整个行业的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相当于利用ETF的形式实现对于医疗所有上市公司整体的跟踪或者说投资,也减轻了投资者研究个股带来的专业性的门槛。这是我们的建议。

  我们今天新浪的路演就到这儿,也谢谢各位投资者的参与,谢谢大家。

  孙炜: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