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变与不变 金融科技能否疫战上青云
2020-04-08 15:24 文章来自:新浪财经 收藏(0) 阅读(603) 评论(0)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来,ETC纠纷、信用卡盗刷、银行征信、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投诉多石沉大海、维权更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作者:张浩(阳光金科集团资深研究员)

  3月24日,新华财经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与银行业及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抗击疫情,金融科技价值凸显》问卷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需求明显提升且使用度大幅提高,并表示疫情结束后会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毋庸置疑,疫情将会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催化作用,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企业,技术应用和业务渗透的主动性会更强,IT相关的投入会越来越来多,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升级,助力金融机构全渠道营销需求和私域流量建设。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似乎能够毕其功于一“疫”,然而回顾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变迁,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仍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和问题。

  一、“零接触”金融科技助推行业线上化和数字化进程

  疫情是金融业的一场大仗,更是一场大考,金融机构不得不试图将之前纯线下或“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搬到线上,线上成为金融机构的主阵地,金融科技化身特殊时期的“护身符”。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餐饮、文旅、地产等需要现场作业、劳动密集型、传统生产型和服务行业短期内面临巨大挑战,中小企业信用濒临透支,银行、基金、保险、证券、信托、消费金融、小贷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业务量下降、业务停止办理、业务处理速度慢、资产质量下降、客户流失等问题。尤其是消费金融领域逾期率上涨,有的机构不良率甚至翻倍,逃废债、恶意骗贷现象也屡屡出现,贷后管理难度大幅提升。由于贷后历来是零售金融的核心环节,贷后受到影响,贷前、贷中都必然受到波及,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实在不小,并且史无前例地意识到线上渠道的重要性,紧急升级疫情期间业务,全力以赴推动业务运营和客服的互联网化,在最短时间内部署线上客户运营营销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

  然而大部分金融机构无论是零售和对公,还是投融资业务,在业务开展、客户获取和维护上,目前主要依赖于线下服务,线上业务界面和用户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之缺乏长期以来线上化运营基础设施的储备,在仓促之间很难有效推动业务和客户的线上化迁移工作,围绕营销、风控、客服和财富管理的智能化运营能力亟需加强。只有少数拥有闭环业务资源、科技储备充足的金融机构能够稳坐钓鱼台。日前,平安金融壹账通发布《中小微企业“战疫”融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虽然五成以上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业务审批时效大幅快于疫情前,但运用视频沟通、远程身份识别等技术手段支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中小银行只占50%左右,仍有30%的核签审批流程需线下办理,远程信贷技术瓶颈明显,亟需在线获客、智能投顾、风控管理、机器人(14.030, -0.01, -0.07%)客服、远程双录面签等金融科技赋能服务。

  二、融合不断深入,金融科技加快重塑金融业态

  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互动体验方面存在资金不够、力度不足等问题,金融科技公司逐渐从早期的技术服务提供方转变为金融机构的竞争者,提供简洁明了、性价比高、个性化、客户体验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断重塑行业的价值体系和生产方式。

  一系列应用技术的演进帮助金融科技不断冲击传统金融行业。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在确保安全稳定与风险防控的同时,将逐步向更加核心的应用和管理场景渗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投资决策、营销展业、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深度使用,满足营销、风控、支付、投顾等认知和感知型业务发展的需求并不断向高阶的人类智能努力,帮助大幅降低服务长尾客户的成本,提升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加速跨界融合。区块链凭借其能够非信任网络下记账问题的技术特点,对金融业的影响更加深远,极有可能改变金融行业的运营逻辑。这些技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的技术边界在不断削弱,共同推进金融业的技术交叉和融合创新。

  金融科技依托金融化的技术、场景化的平台流量优势,从第三方支付切入并逐渐渗透互联网信贷、资产管理等领域,迅速实现获客和蓄客,实现客户和产品更深入和广泛的链接,重塑金融行业的面孔。金融科技的技术运用和商业模式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试图应用更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推动金融业务更加智能化,大幅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体验和效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于金融而言,最大的挑战是适应未来的商业模式,以更高的效率支持多层次的互动关系、多元化的互信成本和更高频次交流的业务场景需要,推进渠道整合和平台建设。金融科技帮助解决了金融行业连接用户、触达用户的问题。相应地,金融业务的变革同样驱动科技快速发展,不断创新,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等金融需求催生新的技术形式,包括营销、风控和客服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

  当下金融科技正以较快速度在全球发展,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呈指数增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金融科技感兴趣。毕马威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为1118亿美元,较2017年激增120%,虽然2019年出现小幅下滑,但融资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随着监管科技和保险科技不断驱动,金融科技投资仍将保持较快成长。此次疫情无疑加速了这个进程,金融科技行业将获得较好的发展窗口期,向金融服务各个领域渗透,帮助金融机构突破业务发展瓶颈,实现业务需求快速响应,提高交付速度。尤其是以智能投顾、精准营销为代表的落地应用,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主动或被动从“铺网点、重规模、广泛营销”转向“线上化,重价值、定制化”的发展模式。当然,最终能否较快成功还有赖于组织和运营方式的优化,以最大化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

  三、变革进行时,金融与科技协调平衡发展的结构正在形成

  金融科技从最初的以科技为手段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过渡到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正面对垒,双方都在积极弥补资源落差,再到在符合金融监管要求前提下,基本达成技术中立性、共同发展的共识。

  对金融机构而言,如果弥补技术鸿沟以推动全渠道运营和私域流量建设是近年来一直需要面对的命题。科技公司凭借流量场景与研发机制优势攻城略地,金融机构因传统管理机制和对技术的理解认知问题,在科技赋能的道路上走得相对坎坷。金融机构面对“技术流”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带来的威胁,起初秉承拿来主义,往往高估自己规模化应用技术的能力,甚至有不少机构存在认知误区,缺少相应的组织支撑和资源投入。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压力加大、科技公司加速创新、技术、数据等方面赋能,很多金融机构下定决心创新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标准,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地位,推动在营销、风控、产品、服务、合作等方面建设以大数据体系为基础的数字化业务运营体系,以应对线上产品种类增加、客户基数增长、业务合作加快、风险加快暴露的挑战和压力,实现产品与服务流程的线上化、智能化、开放化的目标。其中,银行业在经历过去几年的沉淀之后,似乎也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刻蓄势待发。就在不久前,由普华永道与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3.490, -0.02, -0.57%)家调查报告(2019)》显示,银行家们连续三年最关注的社会发展趋势是“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近期陆续发布的2019年年报来看,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进程正在加速。其中,工行首次在年报中开辟金融科技板块,并披露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和金融科技机构人员数量两个全新的统计口径。招行自2020年起将金融科技创新基金预算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提升至1.5%,这也是该行第二次上调此项预算。同时,工行、中行等多家银行围绕金融科技、数字服务等战略升级组织架构,设立金融科技部以及调整个人数字金融部,以保障金融科技向业务全流程渗透,为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提供稳定支撑。

  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可观收益和投资资金的支持,已经发展到比较稳定的状态,然而以何种方式弥补牌照等经营短板是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由于技术能够突破行业和地域的限制,金融科技在创新的同时也必定伴随着风险,在2017年国家将金融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度之后,金融健康和金融安全日益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监管更加强调合规的重要性,并在鼓励创新和防控风险之间积极寻求平衡。无论是《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还是疫情期间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监管为加强技术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指明了方向。同时,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创新监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深圳、上海等城市有望继北京后入围,并鼓励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参与创新产品和业态,通过科学评价金融创新的风险和收益,提升创新主体与监管沟通的有效性,建立一个监管创新风险防范边界。从近期行业整改情况和监管表态来看,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仍需要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才能获准“入盒”。值得注意的是,监管近期表示未来具备一定资质和较强技术资源禀赋的非持牌机构或有可能拥有单独申请的资格。

  可以预见,虽然金融和科技、业务和技术如何对接一直以来是大命题,金融科技行业结构上的平衡短期内还无法被打破,但无论如何,此次疫情已经迫使金融机构集体按下应用金融科技的快进键,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势必将更加深入,未来金融服务的性质将加速演化,技术驱动、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将更加突出,服务壁垒将更加降低。从长期发展看,在监管与时俱进的政策引导下,金融科技行业技术与业务需求相互驱动将更加明显,有望进入双向赋能、竞合共生的良性互动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