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孙国锋:要避免金融科技公司间的失衡和数据垄断
2017-07-15 16:14 文章来自:新浪财经 收藏(0) 阅读(1483) 评论(0)
7月15日消息,“金融科技的巨头,凭借产品线布局汇聚了大量数据,客观上可能会产生数据寡头的现象,可能会带来数据垄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表示,数据垄断比技术垄断更难突破,容易产生所谓的数字鸿沟问题,形成“信息孤岛”。

  今日在2017朗迪金融科技峰会上,他指出,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很快,但也要避免在快速的发展当中出现失衡。而上述提到的现象,则属于数据分布和数据使用的失衡,金融数据依赖于大数据,信息孤岛的形成不利于行业良好的发展。

  其次,他认为还要避免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发展失衡,“因为金融科技新的监管制度框架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还在发展过程当中,有可能缺乏对真正通过科技手段对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和足够的激励机制,有可能会影响优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孙国峰还强调了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发展的失衡——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受制于规定,不能持有科技公司的股份;但反之,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满足监管规定的条件下获得金融牌照并从事相关业务。

  不过科技巨头与传统金融机构也在谋求合作,近期以来纷纷牵手。6月16日,京东宣布和工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6月20日,百度和农行也宣布牵手;此后中国银行也公布与腾讯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多方面的合作。而以零售见长的招行则更加积极,在金融服务场景化思路下,招行信用卡已先后与英雄联盟、携程、滴滴、摩拜等多家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在社交、旅游、出行等多方面场景布局;7月6日,招行信用卡中心还联合京东金融,推出业界首张以“信用”作为主题权益的联名卡,“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

  除上述几点之外,Fintech(金融科技)和RegTech(监管科技)发展的失衡也是孙国峰所关注的。他表示,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在此基础上监管机构也开始发展RegTech。面对金融科技行业不断增长的海量业务,监管当局的监管成本将不断地上升,这种投入有可能几何级上升的要求,如果跟不上Fintech的速度,将会出现失衡。

  最后,他还提到金融消费发展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之间的失衡。由于部分的金融科技公司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弱,监管体系还在发展完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不够,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事件,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有可能会影响到金融稳定,最终会影响到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金融科技新生态,是指金融科技的各个主体,就像我刚刚谈到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监管当局、消费者等主体良性互动共融发展,更好的服务式的经济,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更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提高中国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孙国峰这样说道。

  据他建议,应专门为金融科技建立完整法律体系,并且推动监管成本适度内部化,由金融科技公司承担技术支持或资金支持,建立行业技术标准,促进消费者保护以及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都要发挥作用。

  而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了上述大数据的问题,APEC工商理事会副主席、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也在全球创新者大会上海论坛上,提炼了几个重点关注方向:一是第三方支付,将来支付电子化主要是安全问题,包括身份识别、防止金融诈骗等;二是大数据征信,从长远而言,将有有较好进展;三是生物识别技术(包括刷脸);四是智能投顾,但真正实现这样的状态还需要好多年。(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