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珠峰:新时代城商行的战略目标该如何选择?
2020-10-23 22:22 文章来自:银行家杂志 收藏(0) 阅读(1164) 评论(0)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6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301.52万亿元, 其中城商行总资产为39.56万亿元。城商行已然成为中国金融业“生力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城商行作为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金融力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身处新时代,面临新的、变化中的战略发展环境,必须要有准确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的战略研判,要自觉把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时代发展的方向相结合,主动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做出新的战略目标选择,探索新的改革发展路径,努力担当新时代的新使命,努力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 

本文首发于《银行家》杂志2020年第10期

原标题为:新时代城商行的战略目标选择

国家战略引领下的发展新方向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从战略层面确立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将全面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金融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与流程。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商行,亦要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在国家战略引领之下,与时俱进做好新时代发展战略目标选择。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根本立足点,旗帜鲜明地拥护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主动围绕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提升服务能力。 

“双循环”战略引领城商行提质增效 

2020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的延续与深化。 

显然,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和广泛,国内外金融竞争日益加剧,城商行在国家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指引之下,要高瞻远瞩,立于全球金融业的视角,明确自身的分工定位。必须转变阶段性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以国际“好银行”标准为导向,全身心的在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确立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以此更好地布局个人消费金融、小微民营金融,加快对零售业务实施转型换档升级,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投资端做出应有贡献,在服务好国家“双循环”战略部署的步伐中获得自身发展机会。 

“供给侧”改革引领城商行优化服务 

2019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信贷倾向实体经济、发展绿色金融限制过剩产业等诸多政策指向金融改革深处。这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标,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要从优化金融结构入手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确保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城商行战略规划的着力点。为充分服务好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城商行也必须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充分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思想与要求,进行相对应的深化改革。其改革方向的路径就是要从上一阶段确定的“金融服务需求改革”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城商行核心理念也要从上一阶段确立的“以客户为中心”向新时代的“服务实体经济”转变。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为39.56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3.1%;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2.01万亿元,城商行资产业务回归本源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城商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战略实施中的重点服务对象,要瞄准关键产业上下游支撑点做文章,以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有效供给作为战略转型推动的主要抓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充分发挥灵活转向的优势,加大向新经济和生态环保企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区域发展政策引领城商行深耕区域性服务 

广大地方性城商行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服务地方、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随着国家区域经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新格局,城商行服务区域经济这一战略目标在新时代应更加强化。 

一方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战略高屋建瓴的政策导向加快了区域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另一方面,全国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地拉动了内需,为实施经济“内循环”战略奠定了基础。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不断改变经济与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为区域性或当地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城商行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战略规划的现实落脚点。城商行要深刻认识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城商行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新指向,要求城商行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方向、转换发展动能。城商行必须以所在地区为根据地,围绕根据地所在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深化金融服务。 

城商行在区域发展中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在经营区域拓展上与区域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在服务对象上要做透本地市场,充分满足本地企业的需求,在产品创新上要能够体现区域化和特色化,更为关键的是,要在更大的经济区域间搭建金融服务“桥梁”。 



环境变化与技术革新中的新竞争 


城商行作为经济金融生产经营主体, 必须要尊重与适应生产活动中的环境变化规律,根据市场竞争的环境变化态势制定准确的、新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对持续变化着的环境进行精准而有效的研判与预见,是进行科学战略目标选择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竞争合作中的特色化金融服务 

在当前的中国金融生态体系中,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同台竞争。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进入新时代后要继续坚守错位经营发展战略,坚持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市场竞争策略,从战略的高度努力发展扶贫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特别是要深耕并依靠小微、长尾本地客户,这也是城商行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城商行要加强战投及同业合作,充分利用战投及同业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诸多城商行在前一阶段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内部资源合作是城商行新时代发展壮大的道路选择之一。比如,近年融入战略投资者中国五矿集团资源合作的绵阳市商业银行,在中国五矿集团“打造千亿内部市场”战略之下,通过产融协作、融融合作,助力自身的快速发展。 

科技变革中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科技赋能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深度改变着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科技赋能一方面为传统金融业带来管理手段革命,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经营新场景。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金融监管层发布多项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运用数字化新技术优化在线金融服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倒逼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城商行因自身实力限制,不能像诸多大银行那样大刀阔斧地实施大平台化数字化转型,但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树立互联网思维,对银行逐步实施数字化改革。进入新时代,城商行全面数字化将是必然的选择,未来的商业银行将逐步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转型为金融资源与信息的连接者、金融服务体验的赋能者、金融资源的匹配者、金融数字化交易空间的提供者以及金融服务创新场景的设计者。 

深度协同融合的科技赋能是中小银行发展的技术路径。“协同融合”的科技赋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赋能,城商行的商业思维要与科技密切协同融合, 要用科技的视角来审视中小银行的发展契机,尽快建设有价值的链条,树立数据价值思维,同步革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业态;另一方面是工具赋能,使用数据库、智能化OA、智能化展业平台等工具赋能业务,致力于减少各类信息不对称,提升信贷业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针对目前的新经济企业,这类企业大都是以提供各类服务为主的轻资产企业,城商行要善于借助外部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科技能力,进而为该类企业提供更多产品。 

用户主导下的零售业务转型 

在用户主导的新的市场环境中,城商行需要更加重视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需要从经营“银行”转变为经营“零售”,优化金融服务结构,优化客户结构。 

进入新时代的城商行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清晰的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确立零售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集中内外部力量,科学有效、又快又好地推进零售银行转型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多元化的体验体系,进一步有效提高广泛获取客户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认真研究了解客户喜好特征与实际需求,建立全新的用户认知体系,建设一站式、流程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根据对客户特征与需求的准确画像,创新开发与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努力提升零售业务的可得性。在经营方式上,要从坐商、等客户向行商、主动寻找用户转变。 



严监管下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新趋势 


“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管理”是监管的底线准则,所有银行要在监管准则内实现稳健经营,这要求城商行务必要依法合规健全自己的治理体系。公司治理的最低目标是稳健经营,最高目标也正是稳健经营,部分中小银行已经为“不稳健经营” 付出了惨痛代价。 

面对新的大环境,城商行更要把完善公司治理做为自身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 把风险偏好做为推动公司治理由“形似” 向“神似”转变的关键抓手,健全风险偏好形成、传导和重检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推进技术变革、产品变革、风控变革与组织变革,有效应对中长期市场挑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切实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显著提高数据治理能力与可恢复性可处置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坚持稳健经营,强化风险意识 

随着去杠杆、强监管等政策持续显效,我国银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释放,正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相对于大型银行,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大多数中小银行具有规模小、网点少、管理能力有限等特征,其经营风险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城商行更要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在保持资产规模扩张与资本实力、存款来源的合理匹配前提下,努力避免高杠杆和期限过度错配带来的风险;对于比例相对过高的同业资产,要主动及时压降,稳定存款供给,确保流动性安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要更注重效益提升,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监管发力之下,城商行流动性指标良好,流动性风险可控。进入新时代,城商行风险管理要从之前的“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向“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管理”转变。各项业务经营要严格遵守监管准则,要认识到守则与创新并不矛盾, 要妥善把握创新的节奏,做不违法、不违规、不空转、不套利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治理能力,要通过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的重新构建,形成城商行特色的防范化解风险的制度体系。 

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治理优”是城商行战略的核心支撑,治理混乱的金融机构不仅会导致金融机构本身的崩溃,甚者更将带来金融市场震荡,唯有股权结构多元、治理架构完善、治理机制规范、发展模式优化、风险和内控机制健全,中小银行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经营挑战,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时代,城商行公司治理战略重点要从“建立治理体制机制”向新时代的“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转变。 

城商行要按照监管要求开展健全提升工作,要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推动治理机制、治理措施的改革以建立科学治理体系,要严格执行《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在补充资本充足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上做逆周期准备。城商行必须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坚固的法定地位,要把“三重一大”事项提交银行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行长办公会进行决策之前置程序。 

城商行要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夯实治理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专门委员会制度,从而提高议事效率;要拓宽董事会决策范畴,实现董事会的充分履职,同时建立科学的董事会绩效评价制度。 

在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城商行将形成科学良好的制度运行制衡机制,遵循法律法规之规定,理顺公司治理关系,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明确相互间的责、权、利,以此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整体战略是每一个阶段性战略的累积与叠加所构成,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实现长远整体战略目标的组成与基础。所以,城商行新时代战略目标既要与已经过去的数十年发展战略一脉相承,又要根据新时代的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与时俱进。 


作者系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绵阳市商业银行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