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银行数字化转型“知易行难”
2020-10-28 21:53 文章来自:IFTNews 收藏(0) 阅读(2814) 评论(0)

IFTNews 秋野财经报道:“一切业务数据化 一切数据业务化。”这是华夏银行总行科技部会议室墙上的一个标语,也目前银行业“奋力”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写照。

今年在年初突发疫情的情况下,银行业纷纷推出线上“非接触金融服务”,正是源于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的持续创新和不断积累。这既是前期金融科技发展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根据京东数字科技集团(简称“京东数科”)与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IDC共同发布《中国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显示,50家区域性银行样本中,超九成的样本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约6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经启动一年以上且有明确进展,约32%的受访者表示转型工作也已在一年内启动。由此可见,不管区域性银行如何定义数字化转型、从何处着手转型工作、转型进展到什么程度,至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这条路上,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多变以及监管严要求的趋势,却是一条“知易行难”的路。银行面对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大刀阔斧、也并非选择A或B的选择题、更不是1+1就可以立马变为2的数学题,太多“毛细血管”、“链路打通”等实践问题待解决。

内功如何练? 数字化转型并非单纯技术堆积

所谓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容易在认知上产生误区。

在谈误区之前,笔者想先回顾下近几年催生金融数字化发展的脉络。简单来说就是,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科技金融、之后是现在的数字化金融,乍一看貌似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确实“质”的变化。

五年前称为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因为金融从原来的线下转移到互联网上做了。之后大量的科技运用到金融领域中来,改变了金融的形态,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被“炒热”,而对于银行来说起初的金融机构运用科技做的更多的是用更好的技术去做线上贷款和线下支付,但其实银行需要用科技去做、去改变的绝非仅是业务层面,而是从“根”上改变。

今年以来,疫情做了个催化剂,让银行业越来越正式数字化这个概念,但其实大多数人误区不小。其实银行在做数字化转型之前,一定要充分理解数字到底是什么?在IT人员眼里,特别容易将数字化转型聚焦在技术本身上,而在一些金融人眼里,数字化就是技术+金融的堆积,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笔者认为,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上要做的是线上线下打通,是虚拟和现实结合,是业务和技术结合,是形成真正以数字化管理为依托的科学经营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技术的转型,也并非买了ABCD技术做一个系统就完成了。

所以,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应是分多层、体系化的,其核心及最重要是打通数据闭环。

如果开始就走错了方向,理解错误的话,就如同当年的诺基亚和现在的苹果,外表都是手机,当有人仍在在做拼命在通讯上“使劲”的时候,有些人却已经开始做互联网体验了,本质发生了改变,自然未来的路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除此之外,内部认知容易存在误区,其内部体系上也存在求变的新压力。数字化对企业内部管理、运营、集约化运营能力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战。

疫情影响之下人们的行为习惯逐渐向线上化演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交模式,客户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银行正在对信息科技服务需求增长较快。例如,疫情期间线上直播经济迅速兴起,不少近日机构加入直播“带货”大军,希望借助“后疫情时代”大量用户涌入线上直播渠道所带来的流量红利拓宽获客渠道。大批金融机构也迅速拓展了各类视频传播渠道。银行的线上渠道呈现“线上渠道+”,“线上业务+”,“视频交互+”的三大趋势。

据有报道统计,目前银行线上线下渠道多达30个,但如何有效的对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整合,如何使得碎片化的业务环境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集约化运营,对于银行业来说是其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实际问题。

此外,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用户数据信息的大量挖掘和收集,如何平衡数据使用和隐私数据保护成为一道亟需解决的课题。可以说,数据共享需求有多大,数据保护的需求就有多大。

银行业在提供服务的数字化意味着从新版本发布即刻生效的全球化,客户通过互联网遍及全世界,世界各国对数据保护、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都有不同的法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巨大损失。

可以预判的是,未来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银行业乃至金融业会更加注重数据使用的合规性,也就是说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于数据保护技术的投资都将成为其数字化迈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方向,而这种能力也是增强“内功”的重要环节。

后疫情时代的银行业转型中,企业管理、运营、架构层面的创新同样重要。后疫情时代银行业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有分析人士指出面临主要挑战大概份三个方向:第一是企业级业务架构建立势在必行,克服整合创新阻力大、周期长等问题;第二是全渠道“零接触”服务建设任重道远,克服技术标准不统一,协同作业难度大的问题;三是集约化运营下的组织适应面临挑战,通过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外功如何练?开放银行与第三方合作是必由之路

对于银行的外功,这里不得不提及银行开放的必要性。

当我们回顾银行发展史之时,可以观察到,商业银行的变革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导向的银行将展业重心置于传统实体网点服务,通过异地扩张、追求规模效应、网点扩张的背后,是资本金、人力以及产品运营效率和成本之间的矛盾。进入到第二阶段后,随着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商业银行纷纷自建渠道、场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提高柜面替代率以期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服务粘性。千篇一律的直销银行、生活缴费、积分商城等在这一阶段产生,产品同质化的背后,每家银行都面临着流量、产品与客户服务的困局。这就促使银行业进入第三阶段:走出去,即实现跨界融合,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甚至与跨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与场景融合。

在银行数字化过重组,生态重构的进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开放银行正在呈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那么什么是开放银行?开放银行是一种利用开放API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数据共享,从而提升客户体验的平台合作模式。一是把数据开放出去的银行,二是期望共享数据的第三方机构、开发者等,三是被银行和第三方服务的客户。开放银行模式下,这三类参与者的角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是银行和第三方机构之间,可以说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从几家典型科技公司赋能金融机构情况即可看出,目前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是大势所趋。

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业务。在支付领域,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商业类APP。

而在京东数科招股书披露,京东数科“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逻辑贯彻到收入模式中,按照其服务行业和客户类型将其主营业务划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块,实现了ToF、ToB、ToG的全覆盖。从这个分类也可以看出,京东数科已经彻底转变成为了一家新型的产业数字化服务公司。截至2020年6月,上述三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1.48%、52.37%和5.57%。其中,京东数科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京东数科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05%,创新型业务正在成为驱动京东数科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此外,金融壹账通与金融机构合作数据也颇为亮眼,资料显示,目前金融壹账通共有16大解决方案,覆盖从营销获客、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以及从数据管理、智慧经营到云平台的底层技术服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金融壹账通服务客户已涵盖中国全部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99%的城商行和53%的保险公司。

目前,无论是监管要求、客户需求、跨界合作等诸多因素无一不在对开放银行推波助澜,但这条路上也是布满荆棘。开放银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源于技术本身,更多的障碍是与业务相关,简单来说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银行文化与体制的障碍。银行机构与科技公司及互联网公司理念不同,银行机构对开放及共享方面整体偏于保守状态。曾有一项针对全球不同区域内银行机构进行的创新调查发现,显示有29%的受访者反馈,文化是实现开放银行最大的障碍,在各项因素中占比最高。主要原因在于,落实开放银行意味着银行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实现数据流通,这不免会让银行产生失去数据掌控权和市场主导权、利润进一步被瓜分的担忧。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银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尝试通过设立内部实验室、建立孵化器、并购或者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方式寻求变革。

二则是对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例如,第三方机构从银行处获取用户相关数据后有对外泄露的可能。但其实目前已有解决方案,在进行数据共享之前,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可搭建一个客户授权的平台,让客户自行决定是否同意将数据共享给第三方机构使用;在数据共享过程中,流程应尽可能透明化、阳光化,确保客户可随时查看、跟进共享的过程,避免信息不对称;在进行完数据共享之后,需要备有紧急补救措施和追责制度,如遇数据泄露的状况,可适时启用等。

三是如何变现。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开放银行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时间与人力。尤其是那些选择自建、投资模式的银行,其投入更是远高于其他途径,进一步加重了银行对“变现”的担忧。而目前大多数银行更倾向于选择收益共享的方式(即第三方使用银行API来提升的收益由第三方与银行共享)。由此可见,在建设开放银行之初有一个清晰、实际且能平衡各方利益的变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国内兴起开放银行热,很多人追溯到欧盟开放银行计划,但国外的开放银行与国内的开放银行存在本质的差异。

国外的开放银行,属于监管强令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意在打破银行垄断,繁荣金融科技生态。

而国内的开放银行,则是银行主动拥抱场景,意在场景中获客,进而做大市场规模,场景方主动拥抱金融,有了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方主动拥抱场景,有了开放银行。可以看到,国内的开放银行走的是一条拥抱场景的路,其实并与第三方合作并非是给金融机构及银行业“添堵”而是使其在场景中更方便的获客。

但需要明确的是银行拥抱开放,开放却救不了银行,目前很多银行只是跟风、不止缘起、不解归路,亦容易迷失方向。需明白的是,能救银行的只有银行,内外功兼修并进才能让其数字化知易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