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数字货币正在从概念变成现实
2020-11-25 22:52 收藏(0) 阅读(1448) 评论(0)

11月25日,“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作了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他表示,数字货币正在从概念变成现实,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数字货币的国际化将构成对货币政策设计和流动性控制的挑战。

同时,李礼辉围绕“法定数字货币会不会替代电子化的支付工具,虚拟货币会不会进入大众化的支付与交易场景,超主权数字货币会不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三大主题作为阐述,以下为李礼辉发言实录:

李礼辉:感谢主持人。数字货币正在从概念变成现实,比特币等等虚拟货币越来越成为投资或者投机的工具,价格跌宕起伏。2019年6月,Facebook推出的Libra,他们声称要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不受中央银行控制,能够覆盖全国的金融基础设施。

刚才袁总说了,今年我们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或者称为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小范围开始试点,这是全球第一个投入试点的法定数字货币。

今年的10月19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是所谓的法定数字货币可能会加大货币替代的压力,即本国货币被外国货币所替代。

所以今天我们想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法定数字货币会不会替代电子化的支付工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80%的中央银行已经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发。法定数字货币我觉得它可能有三个方面最大的好处,第一,当然是可以节省成本,防范假币,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的普惠特性。第二,它可以实时把握结构性的货币流通数据,所以能够特别精准的调控货币供应的总量。第三,资金流的信息是可以实时观察,可以全程追踪的,所以它能够加强反腐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等管控。

我也觉得数字货币有两个主要的潜在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吸收公众的存款,所以这可能会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削弱他的盈利能力。第二个问题,如果说个别的商业银行发生支付困难,他可能很容易引起难以控制的数字货币存款的挤兑,更容易触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我们国家的人口居全球之最,所以我们的支付市场的规模也是全球最大的。我们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发行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我们必须要保证这样一个高并发市场中数字货币工具的可靠性和它的安全性。所以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或者说数字人民币,大概有这么几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采取间接发行的模式,维持双层的运营投放体系。在这里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他只是一个发行的渠道。第二个特点,是采取央行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这一点也特别的重要。第三个特点,它是保持技术中性,因为我们有一批权威的专家经过研究以后认为,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级别高并发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的数字人民币底层架构并不依赖单一的区块链技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取“账户松耦合+数字钱包”的方式,在座的微信、支付宝都是账户紧耦合的,绑定银行账户。法定数字货币的钱包可以不绑定银行帐户,可以实现脱离银行账户,实现端对端的转移,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以来,并且可以实现匿名支付,当然是可控的匿名支付。重要的是不在中国银行开户的外国人,也可以获得数字人民币钱包,实现便捷的支付。

目前,我们国家的数字货币还处在早期的技术验证阶段。我觉得至少还要经过成功的中期测试,才有可能大面积的推广。数字人民币跟我们现在的其他支付工具比的话,它有两个优势,第一个就是凭证权威地位的优势。第二个是有脱网交易的技术优势。它可以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这一定会加快去现钞的进程。但是我们有个问题要讨论,它到底能不能取代支付宝、取代微信支付、取代银行卡,成为主要的电子化支付工具呢?我觉得还有待观察。在我们国家微信支付、支付宝是用数字技术构建以信任连接为纽带的移动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突破传统的支付模式。这两种月活数量都超过了7亿到8亿的规模,它的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在全球的移动支付平台力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我预测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以内,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行卡,仍然会是主要的支付工具。而数字人民币最终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甚至跨境溢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我觉得这将是一个市场抉择的过程。

影响市场抉择的要素有几个方面,运行是不是更加可靠,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能不能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第二个问题,我们讨论一下虚拟货币会不会进入大众化的支付与交易场景,因为时间关系,我简要说一下我的观点。

虚拟货币对于生长是有经济层面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它有它的生存土壤,特别是在公有区块链的社区中,虚拟货币是参与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第二,虚拟货币有市场需求,它可匿名、可跨境,已经成为资金非法流动的工具,也成为了投机交易的工具。虚拟货币技术性的缺陷在于,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的架构下,全网的验证需要超大规模的数据同步,节点的运行能力需要达标和均衡。所以至今没有办法解决规模化可靠交易的问题。第二个,虚拟货币的经济性的缺陷在于,它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做支撑,也缺乏足够的信任背书,价值不稳定,投机性太重。2018年比特币最低的价格3158美元,比最高的价格跌了84%,现在的比特币又冲到一个高点,19000左右,未来会不会跌呢?我觉得还是有这种可能的。

我觉得维护一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的底线。包括我们中国,也包括西方的很多国家。我们国家法律禁止非法证券发行、非法集资、非法金融交易,等等非法的金融活动,所以我自己觉得虚拟货币目前还很难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的场景。

第三个问题,我们讨论一下超主权数字货币会不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刚才我们讨论了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因为法定的地位和国家的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些品质,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任背书,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具有可靠高效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做支撑,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2017年以来,高盛、摩根大通等跨国银行的数字货币开始进入金融市场,但是只用于范围有限的金融交易。备受关注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它有几个潜在的优势,一个是21家创始机构可以提供足够的信任背书,而且它在全球拥有超过20亿的客户群体,二是因为分布式对等架构和隐私计算的技术,建立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端对端的交易和转账平台。三是以硬资产做支撑,维护独立的数字货币的价值。Libra是在瑞士注册的,但是它到底能不能得到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关键还是在美国,今年4月Facebook发布了《Libra白皮书》2.0版,在满足美国的要求方面前进了一大步。第一是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我自己觉得Libra如果得以发行,它的数字货币的系统基本依托仍然是美元,它有可能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继续推进货币霸权的工具。第二是强化金融合规的标准,他们新的白皮书表示今后他们会保持中心化的技术架构,而且他们承诺会制定严格的金融合规和全网风险管控的框架和标准。

在今年10月13号,西方七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的会议上,他们做了一个声明,这个声明实际上对于虚拟货币、对于这些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开了一个小口。他们说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必须满足相关的法律和监管的全部要求,才可能开始运行。Libra到底能不能达标还有待观察。

我自己觉得如果说Libra一旦得到批准,它只要得到美国的批准,就有可能得到西方其他国家的批准。由于它拥有全球用户的基础,所以它很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我们必须警惕的是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一是货币替代,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弱小的国家如果遭遇重大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失去国民的信任,就可能被超主权的数字货币所取代。二是超越银行,它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大众的经济生活,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不再需要第三方的支付机构,全面争夺金融业的市场。所以我自己觉得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构全球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这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

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数字货币的国际化将构成对货币政策设计和流动性控制的挑战。对于被他国的数字货币替代的国家,本国的主权货币地位将面临威胁,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将会被削弱。所以,我们应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的路径,完善我们的底层基础架构。二是金融的数字化呼唤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得更快一些。另外,数字金融必然会加深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希望在全球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不应该缺席,应该要发挥我们的话语权。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