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金融新生态圈 助力中小银行“三提两降”金融壹账通区块链应用“异军突起”的幕后故事
2017-08-10 07:43 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0) 阅读(1399) 评论(0)

文/张硕

    “没想到中小银行对区块链金融的兴趣格外高涨。”金融壹账通区块链产品总监陆一帆感慨说。

    7月初,由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与贵阳银行共同主办的区块链专题培训及项目合作研讨会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吸引20多家中小银行逾50位领导及业务骨干参加。会议期间,陆一帆介绍了金融壹账通基于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的壹账链BaaS(区块链服务)平台,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企互联、黑名单共享、面签互认、智能实时对账、金融机构一账通、小微企业贷款平台、资产平台等多项应用场景设想。

    令他惊讶的是,会议一结束,8家银行便表达明显的合作意向。甚至不少与会银行计划围绕同业间银银智能对账、黑名单共享等场景,成立区块链合作组,拓展银行之间的联盟链,推动区块链在金融业务应用领域的更大范畴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反映出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最新态度——与其将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视为洪水猛兽与颠覆者,不如转变思维——依托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加强外部合作,进一步完善自身风控管理优势与人性化服务体验,重塑自身在大数据、金融科技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技术输出者而言,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业内人士直言。

    不过,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平安区块链的征途与技术优势

    事实上,平安集团属于国内为数不多的、率先试水区块链技术的大型金融机构之一。

    作为中国率先加入国际金融区块链联盟R3的企业,平安集团一直致力于区块链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场景挖掘。

    作为国内率先面世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孵化平台,金融壹账通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一经面世,就迎来迅速发展期。2016年7月,金融壹账通区块链电子合约数字指纹保管服务正式上线,确保客户线上签署合约的安全性和真实性。4个月后,金融壹账通区块链交易监控服务投入使用阶段,实现对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所有7大类产品交易的实时监控。

    此外,平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护照自2016年8月12日上线以来,累计浏览量超过2851.3万,累计浏览用户数121万,累计浏览设备数128.7万,累计约48.3万用户开启信用护照,形成金融机构全面准确掌握用户信用状况的重要路径之一。

    “其实,平安集团内部各个分支机构都在针对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自行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提供最优的服务体验与业务流程。”黄宇翔透露。这让平安集团高层萌生新的想法,何不将旗下各个业务机构的区块链技术进行整合,一方面加大业务协同效应,对内部业务创新与操作效率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围绕其他金融机构面临的类似业务痛点开展技术输出,创造合作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2015年,平安即已开始组建团队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各项金融业务应用创新。

    多位平安集团人士透露,其实金融壹账通一直在平安科技金融大战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两年,通过整合平安金融科技、平安科技互联网服务云平台、前海征信等业务,金融壹账通基于大数据分析、金融区块链、金融云和智能金融等新技术运用,迅速搭建了国内前沿的直销银行云服务平台、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以及个人征信服务平台,助力平安集团与外部金融机构更有效地提升业务竞争力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与风险。

    黄宇翔表示,围绕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业务应用,金融壹账通内部也做了大量取舍。当时摆在金融壹账通面前的,是两大区块链底层技术选择,一是以太坊,二是借鉴IBM超级账本Fabric相关技术。

    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与技术研究,金融壹账通发现,IBM超级账本Fabric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更能符合金融机构快速确认同业资产交易信息、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防止信息泄露等实际业务需求。这也驱使金融壹账通引进原IBM超级账本Fabric联合创始人兼首位产品经理陆一帆,加快区块链金融应用的布局。

    陆一帆透露,金融壹账通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在超级账本的原有基础做了大量完善创新,形成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令其关键性能指标相比超级账本Fabric 1.0有着明显提高,比如单链最高并发量在同样配置,同样环境时相比较Fabric 1.0效率提高至少50,“目前,我们基于区块链的超级账本1.0底层技术推出Fabric MAX版本,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架构,还引入了动态加密与零知识认证技术,对超级账本基础架构做了完善改造,大幅度提高分布式并发性能,在每个节点8核2.2Ghz CPU时就可达到多节点每秒同步处理2000-3000笔交易。”他指出,当前金融壹账通区块链的超级账本具备了五大技术优势,一是拥有先进的密码协议、保护协议方案;二是提供了全球首创的区块链授权式加解密共享方案;三是平台本身的高性能的底层框架;四是多种配置、多种节点,让银行能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选择不同节点与配置,便捷使用各个应用场景;五是实用化的架构设计。

    正是这些区块链技术优势,让金融壹账通很快孵化出众多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应用场景。

    今年5月,金融壹账通正式推出面向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服务自助式开放平台——“金科空间站”,中小银行客户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自助选购站内各项金融科技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站内多项金融科技产品融入了区块链“基因”。

    陆一帆透露,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空间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

    一是将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便于银行更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优化贷款决策;

    二是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信息的特点,让每笔资产的起源、转让过程变得可追溯,从而提升资产可信度与安全性,便于中小银行更有效地开展资产交易转让业务;

    三是借助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协助银行大幅提高智能对账、检查差异账的效率,去年下半年至今,金融壹账通区块链技术通过将资产交易参与方链接起来进行T+0验证,帮助金融机构验证了400多笔差异账;

    四是借助区块链的加密特性,形成跨机构之间的资产登记,并通过密码结算,在统一账本记录其他机构的交易信息,让交易方能全面地了解最新资产交易状况。

    “这些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业务应用,已经在平安集团内部进行了广泛实践,的确对金融机构提高业务收入、客户体验、竞争力,降低风险与成本(三提两降)起到巨大作用;我们才有底气进行技术输出。”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黄宇翔表示。

    在他看来,区块链金融的成功应用,正助推平安集团从自营模式1.0时代、开放市场2.0时代(构建陆金所、好医生、壹钱包涉足不同场景),向如今的“开放平台+开放市场”3.0时代迈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十年最具影响力的黑科技之一。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重构了交易环节的信用体系。甚至有人将区块链视为第二代互联网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未来有望取代第一代互联网。

    黄宇翔对此坦言,区块链未来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目前很多金融机构都难下判断。但只要是有助于提升金融业务操作效率,实现同业互惠共赢的最新科技,平安集团都会率先引入,走在金融科技变革浪潮的最前沿。

    对内大幅提升业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其实,金融壹账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各项金融业务创新,已经在平安集团内部众多金融业务部门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大幅提升了业务流程效率与金融服务体验。

    比如金融壹账通、大华基金、平安银行10.730, -0.32, -2.90在金融产品交易领域率先引入了超级账本、智能合约技术等区块链应用,通过交易的实时对账和实时差错处理等功能,有效提高金融产品运营效率和交易成功率。目前,这些区块链技术自去年11月上线以来,每周处理超过数万笔交易,至今实时发现了数百笔异常交易,大大提升客户交易体验与交易安全性。

    此外,平安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贷链”正式上线,让“同一账本、防止篡改”变成现实,通过最前沿的创新技术实现贷前数据精确、贷中审批高效和贷后动态监测等业务功能,便于平安旗下金融机构更准确地掌握中小企业最新财务信息,提供精准风险定价与个性化贷款服务。

    平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信护照积累了大量个人用户的真实信用记录,使得平安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控制相关个人信贷风险。

    近日,平安银行基于区块链的保理云项目正式上线,通过区块链的产品底层资产追溯与不可篡改,大幅解决抵押品多次抵押、多次转让所存在的风险隐患。

    在金融壹账通看来,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完善成熟,更多传统金融业务将融入区块链技术的基因,变得焕然一新。

    具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新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新的票据管理体系、新的供应链金融操作流程、以及新的客户信用评级方式、以及新的金融服务体验,重塑传统金融业务生态圈。

    在新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里,金融壹账通区块链(壹账链)的先进密码技术可以实现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隐私性和安全性,通过构建数字资产共享账本,实现不同金融机构数字资产之间的共享,以及数字资产在不同机构客户间的相互转让。

    在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区块链的银行交易支付系统将记录客户的每一笔交易,且信息真实不可篡改,交易各方均可获取交易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金融壹账通的“商贷链”正在利用区块链的上述优势,帮助银行实现贷前精准风险定价,贷中高效审批,贷后时时监控,进而拓展联合放贷的业务创新。

    在新的供应链金融操作流程下,金融壹账通可以将区块链成功与物联网融合,将商品流转、产权转移、凭证转移等信息部署到区块链系统上,进而帮助银行优化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流程和处理方式,且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还能确保供应链任何信息的原始性,有助于减少仓单造假、信息不对称等欺诈行为。

    “随着区块链不断优化越来越多金融业务操作流程,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将进一步向移动化、数据化、平台化、场景化和跨界化方向倾斜,从而提升自身在零售业务、风控管理、同业业务经营、客户体验、系统搭建升级方面的水准,重塑自身在金融科技大浪潮的核心竞争力。”陆一帆表示,这在平安内部很多金融业务流程领域,已经得到全面的印证。

    对外技术输出“硕果累累”

    区块链金融应用在平安内部所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让平安高层有底气进行技术输出。

    “其实,这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黄宇翔表示,毕竟,平安旗下各个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浪潮所遇到的挑战,同样发生在其他中小银行身上。

    他直言,随着金融科技+大数据时代来临,中小银行主要面临三大业务发展瓶颈,一是在零售经营领域,由于金融产品增值服务上线慢、投入高、种类少、客户信息分析及画像能力有限,导致客户体验不够高,从而对中小银行借助零售业务实现业务转型构成较大的制约;二是在风控管理环节,多数中小微企业财务数据匮乏,缺乏实时风控决策机制,加之线下人工管理流程效率低,导致中小银行信贷风控流程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业务操作需要——难以通过大数据获取分析,及时跟踪企业经营数据最新变化做出防范风险措施,导致信贷风险骤增;三是在服务体验层面,由于金融科技的系统投入成本高、周期长,自主开发回报率低,导致中小银行技术系统革新速度落后金融科技发展步伐,在起跑线俨然处于落后地位。

    “目前,平安很多内部广泛应用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应用场景,也得到众多中小银行的青睐。”黄宇翔直言。截至目前,金融壹账通向500多家中小银行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家长三角地区城商行在与金融壹账通合作后,短短1个月内的获客、用户活跃度和交易量三项指标,均达到过去9个月的总和。

    多位金融壹账通人士透露,当前中小银行最感兴趣的,主要是两项区块链金融应用,一是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二是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

    在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里,加入区块链的所有企业均直接上传业务数据到区块链,所有参与合作的银行可以查看企业经营状况优化信贷决策提供精准的风险定价。此外,壹账链(金融壹账通BaaS平台)的API前置系统将数据读取权限控制变得更加灵活,合作银行不但可以灵活申请读取数据的权限,也可以授权第三方读取数据,并进行有效期限的授权管理,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信息泄漏。

    在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合作银行可以通过平安BaaS提供的资产API系统,自主创建,转移以及管理多种区块链数字资产,并选择多种软件+硬件搭配满足对数字资产操作吞吐量的各种需求。目前,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从2016年6月30日上线以来,共有66家机构在平台进行了交易,共完成2.5166万亿交易量。

    在他们看来,之所以能吸引众多中小银行参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壹账通区块链技术有效地打消了中小银行对信息安全性的顾虑。比如在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合作银行通过壹账链(金融壹账通BaaS平台)加密方案,保证信息数据隐私不被泄漏,数据源不被篡改;即便数据实现共享,其安全性和隐私性也能得到保证;在金融机构一账通平台,合作银行通过壹账链(金融壹账通BaaS平台)的资产API前置系统密码设计与零知识验证机制,可以在不泄露任何隐私的前提下,在一个资产账本里注入多个机构用户系统,同时又能在无法解密信息的情况下对第三机构的交易进行验证。

    令他们颇感意外的是,随着金融壹账通区块链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中小银行的认可,双方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比如部分中小银行意识到区块链金融应用的巨大价值,希望自己牵头布局区块链应用,由平安提供技术输出,从而蜕变为一家大数据金融特色银行。

    “事实上,平安的区块链技术输出,不仅仅局限在中小银行层面。在未来不久,信托、保险、基金、证券、私募、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黄宇翔坦言,平安高层对金融壹账通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它能为国内4000家银行、4000家非银金融机构、10000家网贷公司提供金融科技等技术输出服务。毕竟,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时代,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同样的需要——通过引入最新的金融科技技术达到“三提两降”的目标,即提高业务收入、客户体验与业务竞争力,降低成本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壹账通区块链技术的对外输出,已经突破了中小银行范畴。今年6月,盛事金服与金融壹账通合作,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黄金交易服务流程,确保黄金交易的真实性。

    助推平安3.0新战略落地

    随着区块链金融应用技术内外输出成效显著,平安倾力打造的“市场开放+平台开放”3.0新战略悄然浮出水面。

    黄宇翔指出,这也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往线下操作时代,金融机构往往依靠自身能力搭建风控、获客、客户体验、业务创新、后台系统,塑造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应用场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大势所趋,纷纷打造应用场景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粘性,改变以往金融“高冷”与“低频”的发展瓶颈,其中平安集团陆续筹建陆金所、好医生等平台涉足不同应用场景,将金融与生活需求紧密粘合;如今大数据与金融科技时代来临,金融机构光靠自身力量未必能适应科技进步与金融产业变革步伐,需要拥抱最新金融科技,加强对外合作,从而提高业务收入、服务体验与业务品质,降低成本和风险,重塑自身在金融科技时代的竞争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加密性、透明性、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等特点,能够帮助金融机构重构数字资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票据管理、供应链金融、支付对账、信用评级等业务生态圈,俨然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时代合作共赢的粘合剂。

    事实上,区块链对各银行业务技术标准的统一,以及其产生的巨大业务协同效应,已经初露端倪。2016年下半年金融壹账通金橙区块链多方对账服务正式上线,实现了高吞吐量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同时,资产提供方还能通过资金账户、支付账户、基金账户之间的交易实时对账、实时差错账处理等功能,成功将98原先需要T+1日才能完成的差错账进行了实时处理,有效提高了金融产品的运营效率和交易成功率,大大提升用户交易体验。

    提升区块链金融规范操作水准

    任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业务创新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需要满足监管与合规操作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生态体系雏形尚未建立,实际落地应用更是凤毛麟角,并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因此银行在积极参与整个区块链金融应用研发与生态体系构建同时,还需尽早建立区块链金融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平安在这方面已经领跑一步。”黄宇翔直言。去年金融壹账通参与了由央行、工信部指导的区块链行业标准制定。

    在他看来,在构建区块链金融生态体系与技术标准同时,如何让监管部门更全面地了解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最新发展状况,从而设立相应的合规操作底线,某种程度影响着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不少区块链专家对此建议,相关部门不妨借鉴监管沙盒的做法,即金融监管部门在限定的范围内简化市场准入标准与门槛,在确保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将区块链金融应用创新迅速落地运营,随后金融监管部门根据这些业务的运营发展状况,决定是否予以推广。不过,这类业务能否推广的一大前提,是区块链金融应用能否满足传统金融业务所需要的合规规范操作、反洗钱审查、信息透明化等要求。

    为了确保业务合规操作,金融壹账通下了很多功夫,目前金融壹账通内部将很多区块链金融最新应用,与传统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并行运转,一方面能比较两者业务操作效率高低,了解其中的业务痛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扬长补短”,另一方面也能彼此借鉴,更有效地满足监管要求。

    黄宇翔强调说,尽管区块链技术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平安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展金融应用创新与技术输出的发展战略不会动摇。事实上,正是区块链等黑科技的迅猛发展,让金融机构的竞争模式从原先的零和博弈(你输我赢)转变成非零和的共赢互惠博弈——在大数据与金融科技时代,谁能拥有最前沿的金融科技研发应用能力,集合最多的合作伙伴,调动最多的金融资源,构建最合适的互惠共赢模式,搭建最具客户体验满意度与业务流程效率的金融产业生态圈,谁就拥有这个时代最完备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