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娱乐产业迭代的浪潮中,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平台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 2025 年,其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 2.1 亿,同比激增 179%,历史性超越传统长视频巨头优酷的 2 亿月活,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短剧正式跻身主流视频赛道,更预示着中国用户数字娱乐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视频行业 “长短视频二分天下” 的格局被彻底打破。
一、行业爆发:
短剧成数字娱乐新增长极,用户规模与使用时长双爆发
短剧行业正以 “现象级” 速度扩张,成为数字娱乐领域最亮眼的增长引擎。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2025)》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 6.62 亿人,半年内增长率高达 14.8%,用户使用率突破 59.7%,意味着超半数网民已成为短剧受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使用黏性的大幅提升。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 90 分钟跃升至 101 分钟,成功追平即时通讯类应用的使用强度 —— 这一数据背后,是短剧 “单集时长短、剧情节奏快、情绪冲突强” 的特性,精准契合了当代用户碎片化、高刺激的娱乐需求,使其成为抢占用户注意力的核心载体。
从产业规模来看,短剧已形成庞大的内容生产体系。腾讯视频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竖屏短剧年产量高达 4 万部,短剧制作方年收入达 120 亿元。尽管与国产横屏剧 310 亿元的制作投入仍有差距,但两者间的差距正以每年 30% 以上的速度快速缩小,短剧的产业价值正加速释放。
二、红果破局:双轨改革重塑行业生态,演员与创作者实现价值升级
在短剧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红果平台凭借两项颠覆性政策,从 “内容生产端” 和 “人才供给端” 双管齐下,重构短剧行业生态。
(一)演员合作计划:从 “劳务者” 到 “利益共享者” 的身份转变
传统短剧行业中,演员尤其是中老年演员、特殊角色演员长期面临 “收入不稳定、职业无前景、选角有潜规则” 的困境:多数演员以临时性劳务合作为主,单部剧薪酬固定且偏低,缺乏长期职业发展通道,导致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贴合下沉市场需求的中老年演员长期紧缺。
红果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彻底打破这一格局,核心在于引入 “固定薪酬 + 全周期分账” 的收益模式:演员不仅能获得拍摄期间的基础劳务报酬,还能享受短剧上线后全生命周期的流量分账 —— 这意味着一部爆款短剧的演员,可能获得远超固定薪酬 10 倍以上的额外收益,将 “表演质量” 与 “市场反馈” 直接挂钩,倒逼演员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红果还配套推出专业经纪服务与透明选角机制:为演员提供形象包装、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全方位支持,同时通过 “数据化选角” 替代传统人脉推荐,演员的试镜表现、过往作品数据成为核心选拔标准,有效杜绝行业潜规则,为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演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二)剧本创作改革:构建 “优质内容溢价 + 新人扶持” 的良性循环
剧本是短剧的核心竞争力,红果从 “收益激励” 和 “人才培养” 两方面推动内容质量升级:
三、模式创新:
免费生态 + 生态导流,构建用户增长闭环
红果的成功,离不开其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 区别于长视频平台 “会员付费 + 点播付费” 的高门槛模式,红果采用 “免费观看 + 广告分账 + 金币激励” 的组合策略,大幅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
(一)“免费 + 激励” 提升用户黏性与转化
在红果平台,用户可免费观看 95% 以上的短剧内容,仅通过观看剧中插播的 15-30 秒广告支持平台运营;同时,用户还能通过 “每日签到、观看满 30 分钟、分享剧集” 等行为获得 “金币”,金币可按比例提现为现金(10000 金币约兑换 1 元人民币)。
这种 “免费看剧 + 现金激励” 的模式,精准击中下沉市场用户 “求实惠” 的心理:数据显示,红果平台用户的日均活跃时长中,有 40% 来自 “为获取金币而主动观看” 的行为,用户留存率比无激励模式提升 60% 以上。2025 年春节档期间,红果平台总观看量达 193 亿次,远超同期中国电影 1.87 亿的观影人次,充分证明免费模式在用户规模扩张上的绝对优势。
(二)字节生态导流:从 “流量入口” 到 “用户留存” 的闭环
红果的另一大核心优势,是背靠字节跳动的全生态资源,形成 “IP - 内容 - 流量 - 用户” 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目前,红果平台已积累 1.5 万多部短剧库存,每月保持 1000 部以上的上新速度,通过 “内容海量化 + 更新高频化” 的策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巩固用户留存。
四、内容升级:
从 “土味爽剧” 到 “多元精品”,用户结构驱动内容迭代
早期短剧市场以 “土味爽剧” 为主,题材集中在 “逆袭复仇”“豪门恩怨”“神医赘婿” 等套路化内容,虽能快速吸引下沉用户,但也面临 “内容同质化、审美疲劳” 的质疑。如今,随着红果等平台推动内容升级,短剧正从 “粗放生产” 迈向 “精细制作”。
(一)题材多元化:覆盖全年龄段用户需求
当前红果平台的短剧题材已实现大幅拓展,除传统热门题材外,“科幻悬疑”(如《掌生 1》)、“反诈普法”(如《反诈先锋》)、“非遗传承”(如《绣娘传奇》)、“年代创业”(如《弄潮》)等创新题材陆续涌现。其中,女性成长题材《弄潮》凭借 “女主从摆地摊到创办服装品牌” 的励志剧情,斩获 3 亿播放量,社交平台上 #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话题阅读量超 2000 万,成为 “口碑与流量双赢” 的代表作。
题材多元化直接推动用户结构优化:2024 年以来,红果平台女性用户占比提升 14%,18-30 岁年轻用户占比增长 40%,从 “以中老年下沉用户为主” 转变为 “全年龄段覆盖”,用户结构的丰富性又进一步反哺内容创新,形成 “内容多元 - 用户多元” 的正向循环。(二)制作高效率:低成本高回报的产业优势
短剧的另一大核心竞争力是 “高效生产 + 高投资回报比”。一部 12-20 集的短剧,通常仅需 8-10 天即可完成拍摄,单部制作成本集中在 20 万 - 30 万元;而一旦成为爆款,单部收益可达 300 万 - 400 万元,投资回报比超 10 倍,远超传统电视剧 “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不确定” 的特点。
这种 “低成本、快周转、高回报” 的模式,吸引了大量传统影视公司、MCN 机构入局,推动短剧制作水平提升:当前头部短剧的服化道、镜头语言已接近传统网剧水准,部分短剧甚至邀请曾出演过主流影视剧的演员加盟,进一步提升内容质感。
五、暑期档战绩:
全民热度破圈,系列化策略打造内容IP
2025 年暑期档,红果短剧迎来 “现象级” 爆发,以 “311 亿次观看 + 131 个热搜” 的成绩,成为全民关注的娱乐焦点,印证了短剧已从 “小众娱乐” 升级为 “大众消费”。
从内容表现来看,红果成功打造出覆盖多元题材的 “爆款矩阵”:
在运营策略上,红果的 “预约引流 + 系列化开发” 成效显著:暑期档期间,7 部重点短剧通过 “预告片预热 + 品牌联动” 的方式,提前斩获 697 万次预约,开播即实现 “千万级播放”;同时,针对《太奶》《夫人》等爆款,快速启动续集开发,《太奶 3》预约量达 400 万,《夫人 2》预约量超 200 万,将 “单部爆款” 转化为 “长线 IP”,持续锁定用户注意力。
六、挑战与机遇:
监管收紧下,短剧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尽管短剧行业增长迅猛,但红果及整个行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三大挑战:监管、盈利与内容同质化 (二)新机遇:全球化与 AI 技术赋能 七、短剧重塑视频格局,高质量发展成行业新主线红果短剧月活超优酷的背后,是短剧行业 “用户需求、技术创新、模式突破” 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字节生态的重要一环,红果凭借 “上游 IP 供给 + 下游流量导流 + 中游生态改革” 的完整产业链优势,成为短剧行业的领军者,也推动视频行业从 “长视频主导” 转向 “长短视频协同发展” 的新格局。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全球化市场的开拓、AI 技术的深度应用,短剧行业将逐步告别 “粗放增长”,进入 “内容精品化、盈利多元化、市场全球化” 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红果而言,如何在 “合规发展” 的前提下持续创新,如何将国内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如何通过 AI 技术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与生产效率,将是决定其能否长期领跑行业的关键。而对于整个视频行业,短剧的崛起不仅是一次 “赛道扩容”,更是一次 “生态重构”—— 它证明了 “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创新” 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为数字娱乐产业的未来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