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短剧月活破 2.1 亿超优酷:短剧浪潮下,视频行业格局迎来颠覆性重塑
1小时前 作者:IFTNews娱乐 收藏(0) 阅读(19) 评论(0)

在数字娱乐产业迭代的浪潮中,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平台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 2025 年,其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 2.1 亿,同比激增 179%,历史性超越传统长视频巨头优酷的 2 亿月活,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短剧正式跻身主流视频赛道,更预示着中国用户数字娱乐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视频行业 “长短视频二分天下” 的格局被彻底打破。

一、行业爆发:

短剧成数字娱乐新增长极,用户规模与使用时长双爆发

短剧行业正以 “现象级” 速度扩张,成为数字娱乐领域最亮眼的增长引擎。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2025)》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 6.62 亿人,半年内增长率高达 14.8%,用户使用率突破 59.7%,意味着超半数网民已成为短剧受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使用黏性的大幅提升。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 90 分钟跃升至 101 分钟,成功追平即时通讯类应用的使用强度 —— 这一数据背后,是短剧 “单集时长短、剧情节奏快、情绪冲突强” 的特性,精准契合了当代用户碎片化、高刺激的娱乐需求,使其成为抢占用户注意力的核心载体。

从产业规模来看,短剧已形成庞大的内容生产体系。腾讯视频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竖屏短剧年产量高达 4 万部,短剧制作方年收入达 120 亿元。尽管与国产横屏剧 310 亿元的制作投入仍有差距,但两者间的差距正以每年 30% 以上的速度快速缩小,短剧的产业价值正加速释放。

二、红果破局:双轨改革重塑行业生态,演员与创作者实现价值升级

在短剧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红果平台凭借两项颠覆性政策,从 “内容生产端” 和 “人才供给端” 双管齐下,重构短剧行业生态。

(一)演员合作计划:从 “劳务者” 到 “利益共享者” 的身份转变

传统短剧行业中,演员尤其是中老年演员、特殊角色演员长期面临 “收入不稳定、职业无前景、选角有潜规则” 的困境:多数演员以临时性劳务合作为主,单部剧薪酬固定且偏低,缺乏长期职业发展通道,导致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贴合下沉市场需求的中老年演员长期紧缺。

红果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彻底打破这一格局,核心在于引入 “固定薪酬 + 全周期分账” 的收益模式:演员不仅能获得拍摄期间的基础劳务报酬,还能享受短剧上线后全生命周期的流量分账 —— 这意味着一部爆款短剧的演员,可能获得远超固定薪酬 10 倍以上的额外收益,将 “表演质量” 与 “市场反馈” 直接挂钩,倒逼演员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红果还配套推出专业经纪服务与透明选角机制:为演员提供形象包装、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全方位支持,同时通过 “数据化选角” 替代传统人脉推荐,演员的试镜表现、过往作品数据成为核心选拔标准,有效杜绝行业潜规则,为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演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二)剧本创作改革:构建 “优质内容溢价 + 新人扶持” 的良性循环

剧本是短剧的核心竞争力,红果从 “收益激励” 和 “人才培养” 两方面推动内容质量升级:

  • 收益端:建立阶梯式分成机制与保底报酬体系。优质剧本最高可获得 20 万元保底报酬,同时根据短剧播放量、完播率、广告转化等数据,给予 1%-5% 的额外分账 —— 这一政策使头部编剧的单部剧本收入突破百万,远超传统短剧编剧的薪酬水平,形成 “优质内容高溢价” 的市场导向。

  • 人才端:打造多层次编剧培养计划。针对成熟编剧工作室,提供 IP 合作、资金支持等资源倾斜;针对新人编剧,开设 “短剧创作训练营”,通过 “资深编剧带教 + 实战项目历练” 的模式,帮助新人快速掌握短剧创作逻辑。更关键的是,红果将 “内容质量” 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打破传统影视行业 “资源垄断” 的壁垒,让新人编剧的优质作品能直接触达市场。

三、模式创新:

免费生态 + 生态导流,构建用户增长闭环

红果的成功,离不开其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 区别于长视频平台 “会员付费 + 点播付费” 的高门槛模式,红果采用 “免费观看 + 广告分账 + 金币激励” 的组合策略,大幅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

(一)“免费 + 激励” 提升用户黏性与转化

在红果平台,用户可免费观看 95% 以上的短剧内容,仅通过观看剧中插播的 15-30 秒广告支持平台运营;同时,用户还能通过 “每日签到、观看满 30 分钟、分享剧集” 等行为获得 “金币”,金币可按比例提现为现金(10000 金币约兑换 1 元人民币)。

这种 “免费看剧 + 现金激励” 的模式,精准击中下沉市场用户 “求实惠” 的心理:数据显示,红果平台用户的日均活跃时长中,有 40% 来自 “为获取金币而主动观看” 的行为,用户留存率比无激励模式提升 60% 以上。2025 年春节档期间,红果平台总观看量达 193 亿次,远超同期中国电影 1.87 亿的观影人次,充分证明免费模式在用户规模扩张上的绝对优势。

(二)字节生态导流:从 “流量入口” 到 “用户留存” 的闭环

红果的另一大核心优势,是背靠字节跳动的全生态资源,形成 “IP - 内容 - 流量 - 用户” 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 上游 IP 供给:字节旗下番茄小说拥有超 10 万部网络小说 IP,其中 “逆袭重生”“家庭伦理”“甜宠恋爱” 等题材与短剧用户需求高度契合,红果可直接将这些 IP 改编为短剧,大幅降低内容创作的 IP 获取成本与市场风险。

  • 下游流量导流:抖音、今日头条等字节系平台作为流量入口,通过 “短剧片段剪辑 + 悬念式引流” 的方式,将短视频用户转化为红果的长时观看用户。例如,抖音上 #红果短剧 话题播放量超 500 亿次,大量用户因 “刷到短剧精彩片段” 而下载红果 APP,实现高效用户转化。

目前,红果平台已积累 1.5 万多部短剧库存,每月保持 1000 部以上的上新速度,通过 “内容海量化 + 更新高频化” 的策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巩固用户留存。

四、内容升级:

从 “土味爽剧” 到 “多元精品”,用户结构驱动内容迭代

早期短剧市场以 “土味爽剧” 为主,题材集中在 “逆袭复仇”“豪门恩怨”“神医赘婿” 等套路化内容,虽能快速吸引下沉用户,但也面临 “内容同质化、审美疲劳” 的质疑。如今,随着红果等平台推动内容升级,短剧正从 “粗放生产” 迈向 “精细制作”。

(一)题材多元化:覆盖全年龄段用户需求

当前红果平台的短剧题材已实现大幅拓展,除传统热门题材外,“科幻悬疑”(如《掌生 1》)、“反诈普法”(如《反诈先锋》)、“非遗传承”(如《绣娘传奇》)、“年代创业”(如《弄潮》)等创新题材陆续涌现。其中,女性成长题材《弄潮》凭借 “女主从摆地摊到创办服装品牌” 的励志剧情,斩获 3 亿播放量,社交平台上 #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话题阅读量超 2000 万,成为 “口碑与流量双赢” 的代表作。

题材多元化直接推动用户结构优化:2024 年以来,红果平台女性用户占比提升 14%,18-30 岁年轻用户占比增长 40%,从 “以中老年下沉用户为主” 转变为 “全年龄段覆盖”,用户结构的丰富性又进一步反哺内容创新,形成 “内容多元 - 用户多元” 的正向循环。(二)制作高效率:低成本高回报的产业优势

短剧的另一大核心竞争力是 “高效生产 + 高投资回报比”。一部 12-20 集的短剧,通常仅需 8-10 天即可完成拍摄,单部制作成本集中在 20 万 - 30 万元;而一旦成为爆款,单部收益可达 300 万 - 400 万元,投资回报比超 10 倍,远超传统电视剧 “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不确定” 的特点。

这种 “低成本、快周转、高回报” 的模式,吸引了大量传统影视公司、MCN 机构入局,推动短剧制作水平提升:当前头部短剧的服化道、镜头语言已接近传统网剧水准,部分短剧甚至邀请曾出演过主流影视剧的演员加盟,进一步提升内容质感。

五、暑期档战绩:

全民热度破圈,系列化策略打造内容IP

2025 年暑期档,红果短剧迎来 “现象级” 爆发,以 “311 亿次观看 + 131 个热搜” 的成绩,成为全民关注的娱乐焦点,印证了短剧已从 “小众娱乐” 升级为 “大众消费”。

从内容表现来看,红果成功打造出覆盖多元题材的 “爆款矩阵”:

  • 《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 2》(简称《太奶 2》)凭借 “80 岁灵魂穿进 18 岁身体” 的极致反差设定,叠加 “航天梦想 + 家族复仇” 的剧情升维,以 7 天破 30 亿播放的速度刷新行业纪录,主演李柯 48 小时内涨粉 30 万,成为短剧领域首个 “国民级演员”;

  • 《夫人她专治不服》以 “女主反 PUA、搞事业” 的爽感剧情,长期稳居播放榜第二,播放量突破 20 亿,展现出强大的长尾效应;

  • 《掌生 1》《爹爹不哭》《科举》等作品则分别在 “玄幻”“家庭”“权谋” 赛道发力,均实现 10 亿级播放,形成 “全民向” 内容宇宙。

在运营策略上,红果的 “预约引流 + 系列化开发” 成效显著:暑期档期间,7 部重点短剧通过 “预告片预热 + 品牌联动” 的方式,提前斩获 697 万次预约,开播即实现 “千万级播放”;同时,针对《太奶》《夫人》等爆款,快速启动续集开发,《太奶 3》预约量达 400 万,《夫人 2》预约量超 200 万,将 “单部爆款” 转化为 “长线 IP”,持续锁定用户注意力。

六、挑战与机遇:

监管收紧下,短剧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尽管短剧行业增长迅猛,但红果及整个行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三大挑战:监管、盈利与内容同质化
  1. 监管政策趋严:2024 年底以来,监管部门密集出台短剧治理政策,要求杜绝 “拜金炫富、低俗色情、虚假三观” 等内容;2025 年 6 月,快手因小程序短剧存在违规内容关停相关业务,红果也因 “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被通报,下架上百部不符合规范的短剧 —— 监管收紧倒逼行业从 “野蛮生长” 转向 “合规发展”,内容审查成本显著提升。

  2. 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存疑:红果的 “免费 + 金币激励” 模式依赖广告收入与字节生态补贴,但当前短剧广告的单用户变现效率仅为长视频平台的 1/3;同时,金币激励的成本较高,长期依赖补贴可能导致盈利压力增大。此外,行业整体付费转化率偏低,普通优质短剧付费率仅 15%,平庸作品不足 3%,如何在 “免费模式” 与 “盈利增长” 间找到平衡,是红果面临的核心难题。

  3. 内容同质化风险: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短剧题材重复率上升,“逆袭、甜宠、复仇” 等套路化剧情占比仍超 60%,用户审美疲劳加剧;同时,“数据优先” 的创作导向导致部分短剧为追求播放量,刻意制造 “狗血冲突”,忽视内容质量,长期可能损害用户信任。

(二)新机遇:全球化与 AI 技术赋能
  1. 全球化市场空间广阔:海外短剧市场正处于爆发初期,SensorTower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总内购收入达 6.94 亿美元,环比增长 26%,同比激增 400%。目前,ReelShort、DramaBox 等海外短剧平台已通过 “本土化改编 + 买量推广” 在欧美、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红果背靠字节的海外流量资源(如 TikTok),有望将国内成熟的内容模式复制到海外,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2. AI 技术降本增效:AI 正成为短剧行业的 “新生产工具”。字节旗下即梦 AI、快手可灵 AI 已推出 “AI 剧本生成、AI 演员换脸、AI 漫剧转绘” 等功能:例如,AI 可根据用户偏好快速生成短剧剧本,将剧本创作周期从 1 周缩短至 1 天;AI 漫剧则通过 “小说文本转漫画 + 动态效果”,将制作成本降低 50% 以上。当前,红果已上线多部 AI 漫剧,针对 “二次元” 这一潜在庞大受众,AI 漫剧有望成为短剧行业新的增长曲线。

七、短剧重塑视频格局,高质量发展成行业新主线

红果短剧月活超优酷的背后,是短剧行业 “用户需求、技术创新、模式突破” 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字节生态的重要一环,红果凭借 “上游 IP 供给 + 下游流量导流 + 中游生态改革” 的完整产业链优势,成为短剧行业的领军者,也推动视频行业从 “长视频主导” 转向 “长短视频协同发展” 的新格局。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全球化市场的开拓、AI 技术的深度应用,短剧行业将逐步告别 “粗放增长”,进入 “内容精品化、盈利多元化、市场全球化” 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红果而言,如何在 “合规发展” 的前提下持续创新,如何将国内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如何通过 AI 技术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与生产效率,将是决定其能否长期领跑行业的关键。而对于整个视频行业,短剧的崛起不仅是一次 “赛道扩容”,更是一次 “生态重构”—— 它证明了 “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创新” 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为数字娱乐产业的未来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