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金融科技的机遇与挑战
2017-11-23 17:01 文章来自:新浪财经 收藏(0) 阅读(954) 评论(0)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由新浪财经、方正证券和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7新浪金麒麟“金融科技分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午举行了圆桌论坛,主题为“金融科技的机遇与挑战”。

  演讲嘉宾为:

  姜志军 方正证券副总裁

  李松林 嘉实基金副总经理

  王恺 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

  何大勇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王敏 众安保险总经理助理兼战略负责人

  王汉生 北大光华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主任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王汉生:我国金融科技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是应该把金融放第一位还是把科技放第一位?关于“技术只是手段,金融才是本质”的观点各位是否有不同看法?

  王敏:众安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会比较认同“金融是本质,科技是手段”这一观点。我们对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理解更多的是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乘除法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在比较长的金融交易链条里,不同技术应用在体验、服务或其它环节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但终究有一些环节会落实到金融的本质,落实到金融的根上。所以,我们希望用科技的手段能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对互联网保险来说,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手段能够做到更好的保险的普惠,能够让保障覆盖到更多的人群更多的需求。

  何大勇:我认为金融和科技的关系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科技给金融提供了信息化的工具,使得金融本身更有效率。第二个阶段,相对混乱的竞合关系。金融企业跟金融科技公司,就像四大行跟BATG都有合作,每个人的合作模式都不一样,有的合作以互联网企业为核心,有的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相对来讲是一个有竞有合没有太多规律可循的状态。

  第三个阶段,我们认为是金融跟科技之间相对有序的各自重新定位。金融的本质是在于专业,对风险的敬畏,对客户的服务等等,金融本身它还是一个专业化的东西,还是要回到金融本身去做,科技最主要的力量在于便捷和效率。

  将来很可能是这样一种生态,跟专业化有关东西回到了金融企业,跟便捷和效率有关的东西回到了科技企业。这会形成两大生态,第一个生态是围绕着证券、银行、保险为核心的生态,但银行的形态会变化,银行会变成开放式的银行。出借你的资产负债表、出借你的基础设施,但中间会连接很多科技企业,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有一种是以互联网企业为核心的生态,银行更多的是补充这些互联网企业中的功能,就像当初支付宝出现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电商。第二类生态在中国发展的比较好,第一类生态在国外发展的比较好,将来不管哪一种生态,专业的归专业,效率的归效率。

  王恺: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几年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大家纠结一个概念是叫互联网金融还是叫金融互联网,一直纠结到今天说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包括最近所有中国去美国上市的金融科技的公司,他们的投行团队一半由TMT团队执行,一半由金融团队执行。看过去纯金融行业上市,完全是由金融服务的团队来执行的。从概念来讲本质上还是金融,但是我们感触很深的一点是科技确实在改变金融,在这个时代。

  过去5-10年,大家生活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我们现在所有的衣食住行,每天的分分秒秒实际上都已经很显著的移动化了,在移动化的过程中带来数据化和智能化。我们的金融服务很显然也是处于生态形态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所以金融服务不管是从它的触达还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都在伴随着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在发生转变。

  今天在国内我们看到支付宝、微信支付带来的变化,基本上兜里放200块钱两个月可能都花不出去。所以,它本质上还是支付或者是信贷或者是投资理财这样的金融行为,但是因为大家生活场景的变化,所以金融服务的触达和风险控制的效率、方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我认为本质还是金融,但是今天是科技的时代,未来是智能时代,这两件事情在改变金融。

  李松林:我是在金融公司,我认为本质一定是金融,但我在公司又负责技术。多年前我对技术做了一个定位,我说技术是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基本的粮草我们什么都不要谈,所以在我们做任何业务创新的时候首先要把基本的运营模式创造出来,大量的系统测试准备完以后系统才能运行。

  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也可以反过来说,技术一定是一种支持,当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促进,但一定不是本质。比如技术在军事领域、在商务领域、在生产领域都离不开,那我们可以说只有技术这一个行业了吗?所以反过来我们可以讲金融的本质是不变的,技术在总体上在支持、促进金融行业健康的更快更高效的发展。

  姜志军:这几年的实践证明“金融是本质,科技是手段“这个观点是对的。我讲这个观点不仅仅因为我是金融人,而是确实金融有它的属性和它本质性的东西。但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对各行各业带来变化,甚至会产生一些新的领域、新的行当。那些新的行业,跟原来行业不相关可以定义为金融科技+。作为金融行业的本身,在垂直的领域继续把金融科技做好,去用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者说对行业地位的巩固会更有利一些。

  刚才大家都讲到便利性,相信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特别是作为金融人。大家对财富都有追求,都在证券公司开过户,很多业务要在现场办理,单纯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90%新产品的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办理,90%以上的产品购买、90%以上客户投顾的签约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讲,作为金融公司可能更重要的是要去关注金融科技的变化,把握它的发展节奏,我觉得跟你的业务紧密结合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王汉生:我们谈了那么多金融和技术,当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的时候会产生什么变化?关于金融科技的未来,各位最超现实的梦想是怎样的?

  王敏:金融科技比如说在保险领域的应用,从我们自己对这件事情本身的观察来看,从一开始到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是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流量层。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务的影响可能率先都是在流量层发生变化的,从原来线下的交易到线上的交易。

  第二个层面,应用层面。我们会借用金融科技的方式,或者说有了很好的金融科技基础,我们能够把产品做更多场景化的应用、更多定制化的应用。

  第三个层面,技术层。像保险领域,众安在实践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上的具体应用,产品的承保到保全到理赔到服务,整个链条当中我们都看到了金融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流程再造的影响。

  第四个层面,基础层面。我们今天看到的影响,对未来来讲都是过去式的东西。保险两个核心的概念,比如保险利益,比如保险标的,这本身可能就会因为金融科技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车险,因为人的驾驶会产生相关的碰撞,基于人、基于车,到了无人驾驶的时代,保险的形态就会完全发生变化,可能从车险变成了责任险。这就说明科技在底层会给保险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变化。

  这是我们从业务逻辑上来说看到的金融科技一层一层不断递进的影响。从保险本身来说,大的影响还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保险本身跟其他的金融行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保险本身具有金融属性,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服务属性。

  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在金融属性方面通过大数据的集成应用和分发,可以更精准的做到千人千面的定价,能够让人改变保险消费的心态。我们看到很多保险行业面临的瓶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困扰这个行业多年的顽疾。

  第二,大家保险消费的理念和意识始终跟我们自己期望的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整个过程就是人的数据化、物的数据化、经济运行的数据化,数据化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应用科技的方式进行服务,我们就可以做到更精准的定价,让每一个人能够找到高性价比的保险,在消费理念上改变他占便宜买保险的心态,而是真正的用保险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另外还有服务的领域。保险本身就有很大的服务属性和功能,这样一个属性过去更多的是让渡,我们这个行业把服务的功能和属性会让渡到行业以外其他的供应商和其他的领域,让他们来满足这个生态的需求。但是在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我们有机会把传统保险公司和客户简单的保单关系变成真正的用户关系,把原来保险层层筛选下来的精准的需求连接到精准的服务。原来很多人讲是分散剂和稳定剂,但我们认为保险是连接器。用户购买保险是一个更大的人群,用户理赔的时候是更精准的人群,这部分理赔的用户最为精准的是他有同类的服务需求,这种服务需求就可以连接好的服务生态,形成闭环的能力。

  何大勇:最早科技影响到运营、流程的自动化,然后到渠道。过去的互联网化,现在的移动化,都使渠道得到了改变。第三是产品的改变,你可以看到很多纯数字化的产品,基本没有人干预。第四就是风险和定价。价值链上是按照这个顺序改变银行的价值链的。

  从客群的角度来讲先改变零售后改变公司,零售以先改变大众的零售后改变高净值的零售为主,从企业的角度先改变小微企业后改变大中型企业,之后改变的是银行的经营形态和格局。经营形态来讲,很多银行过去是封闭式的,将来它会跟互联网企业一样,是开放的银行,出借他的资产负债表,出借他的风控能力和基础设施,所以,银行将来会变成开放式的银行。这会导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互联网行业“721”的规律可能在银行也会出现。

  第五,改变的是银行的形态。过去银行是五级机构层层管控,靠的是专业分工。像欧洲的一些企业和美国的银行,已经完全复制了硅谷当年敏捷的组织方式,跨部门小组、团队、快速迭代,改变了整个文化、组织、协作模式。这会对银行的整个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王恺:金融行业一个很主要的目的是赚取超额收益,这是各个行业的目的。这种超额收益很大程度上在过去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技术未来几年也好,过去也好,重要的是怎么样降低信息不对称。

  大家刚刚讲到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我们不论是接受保险服务,还是接受信贷服务,很传统的一种模式依然是好人在为坏人买单,建立在大数法则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是一小部分人产生了比较高的风险成本,但是体现在所有的消费者都在被迫承受更高的定价。国内过去几年金融服务还有资源错配和供求错配的情况,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很多的服务和供给在过去几年得到了丰富,尤其是零售端,个人得到的金融服务,不管是信贷、理财,还是保险服务,在需求端都得到了释放。但是未来几年,包括红杉资本,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供给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怎么减少信息不对称。

  大家去看金融行业的企业价值的时候,为什么往往用市净率、净资产来估值,技术这件事情是比资本更容易流动和共享的。虽然我们不认为金融可以在很多领域脱媒或者去中心化,因为金融很多能力是中心化的,但是我们认为金融的能力可以平台化和基础设施化。这会是一个趋势。

  包括今天国内走在前面的互联网金融的巨头他们在努力做的事情,京东金融也好,蚂蚁金服也好,甚至包括平安。这样的一些公司他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把自己的一些数据和能力平台化,这个是对整个中国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空间和效率有非常大的贡献的。这样两个趋势是我们未来要持续关注的。

  李松林:刚刚王总讲开脑洞,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设想量子纠缠技术的实现,可以设想制造时间曲线飞船。谈到科技发展,先从大的方面讲讲,正好可以延续到我们的行业。

  我们有的时候在说某个人的时候,形容这个人特别勤奋会说这个人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一直在干活,现在这么形容,过几年会完全反过来,不会这么形容了,也许我们以后会形容一个机器,说这个机器像人一样在干活、在思维,这个机器像邓总,这个机器像王总。它的角色会有很大的转变,也就是说未来它会替代我们,很多岗位会被替代。我们这样的公司大量的岗位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所替代。

  重复性早就被替代了,很多的思维也有可能被替代,比如我们做的报表、做的精算和估值,交易这样的工作也很容易被替代。对上市公司的数据做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的走势做的研究,很多也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甚至将来的投资,都可能会被替代。所以,未来可能会有大的角色的转换,很多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第二,未来从投资的角度会更简单一些。很多业务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以前我们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后来发现计划经济没法调整,数据不全,不能做调整,后来做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可以更好的调整。未来可能是技术经济,因为我的数据已经足够多了,在足够多的数据基础上我会进行分析。分析以后可以做决策,当市场有变化的时候我可以智能的做调整,那就是完全进入另外一个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指导我们的投资、指导我们的服务。

  靠交易去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割韭菜慢慢会成为一种过去,因为信息非常透明,大家都可以计算。所以,作为投资人来讲基本上几个选择就能明确的知道未来的结果,

  第三,未来可能会更垄断。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有一个特别的技术能够占领这个市场,它就可以处于垄断的位置。量子纠缠的技术真的能够出来,它就可以一统天下。未来到底哪些公司能够在人工智能上胜出,很可能不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公司。未来人工智能高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大的改变。

  姜志军:主持人说要开脑洞,李总把大脑洞开了,作为金融行业要开大脑洞,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想的。比如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未来交易所是不是一定有它存在的必要,结算公司是不是也有存在的必要。顺着这个思路去想可能不太好想,所以我还是从小的方面想一下,立足于未来3、5年我能想象到的在证券行业的一个场景。

  比如今天的论坛,是一次大家熟悉的投资报告会,也是一个线下的产品,看起来都是很平常的东西,但是3、5年以后随着金融科技的变化会改变很多东西。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你进来以后会场的主持人就知道来的人是谁,这种技术这1、2年就可以普及,能够做得到。进来以后,经过授权,我们就很清晰的知道你个人的基本信息,你的家庭信息,你的风险偏好,个人资产的状况,甚至你的财富或者是资产配置的情况。通过我们的财富管理平台或者管理引擎,可以根据你的历史的过往的资料,结合我们的分析,得出属于你的结论,你的家庭财产或者资产配置有不合理的地方。

  同时我们讲的这些内容,会根据你的过往调整和优化,我讲的就是你关注的。换句话说,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可能比你更懂你。这是一个现实的场景,你如果不愿意到现场来,可以通过VR/AR技术的手段,通过家里的智能家居,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智能手机,就可以跟证券公司或者专业机构的财富管理平台连接上,财富管理平台可以对你资产信息做匹配和判断,同时也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专家给你一些建议。我觉得这些在未来3、5年就可以做到。

  王汉生:刚才各位嘉宾畅想了非常美好的愿景,但美好的愿景也有悲催的一面就是很多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特别好奇,将来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优秀人才才能不被取代,各位才能看得上?

  姜志军:未来变化很快,但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还是要立足于金融本质,基础的东西一定要扎实。第二,很重要的一点,你要对科技的东西关注,不管你做哪个行业,你是做研究、做零售,还是做投行,要关注科技,要有敏感性。不是别人为你铺好了什么路,而是过程中,加上你对行业本质的理解,加上对金融科技的理解,两个方面结合,结合自己的东西走自己的路可能会更好一点。

  李松林:这个话题比较难回答。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自己觉得我们现在风险倒不大,因为未来不会那么快到来。我想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未来我们的子女会怎么样,现在还在学算算写写,还在大量的背诵和记忆,我真的觉得好像没什么用。所以,我现在特别看重让他学体育、学艺术,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是比较有意思的。

  我上小学时候学的课本,现在我的孩子依然在使用这样的课本,但是大家想想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完全不一样了,天翻地覆。我总觉得不对,但是让我提解决方案,我提不出来,因为范围太大了。未来我们依然需要那些非常聪明的,有自己思路的,能够设计,能够提出自己解决方案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对于市场,对于大的变化的点是能够敏感的把握到的,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我想这是我们现在非常需要的人才。

  另外看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如果大家天天看这个材料,看那个材料,简单的看看微信把碎片信息堆积出来的人才一定不是我们需要的,一定要自己沉浸下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这样的人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定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王恺:我们一个比较现实的观察,比如我们投资的这些金融服务行业的公司,确实我们感觉到现在技术和金融有一个非常快的结合。但是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公司的基因和技术团队的基因之间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的。在这些公司里面需要一些非常好的产品经理,简单来讲,他可以把金融服务所有本质的需求和技术创新能够做一个更好的对接。在很多公司里面,到底新技术的应用怎么去提高金融服务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效率,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脱节的。

  红杉资本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今天的这个时代,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了,叫科学家创业。虽然我觉得创业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成功不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是因为今天在各种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很多还在早期,包括AI,包括无人驾驶,包括AR/VR、物联网,但是因为大家相信和期待会有下一代的计算平台出现,会有新的智能化的技术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是一个科学家创业的好时代。作为红杉资本我们也会非常坚定的去支持这样的趋势,当然我们同时也希望这些科学家在创业的同时企业家精神,和对传统垂直行业的认知,过程中也能迅速的得到增强。

  何大勇:我说两点,第一点是我相信什么,第二点是我不相信什么。我正好给一个企业做领袖计划,帮助他们寻找未来的领袖。这家企业既是金融企业,也是科技企业。过程中我最相信的还是3+2,第一这个人聪不聪明。第二这个人情商怎么样,能不能带领别人一起去工作。第三,进取心。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挫折下,他渴望成功。这三点我觉得是核心。有两点是红线,第一是道德,第二是体力,身体好不好,有没有道德。

  我相信未来社会不管怎么变化,人才的核心还是这些东西。我不相信的是金融科技会改变我们对人才或者领袖的定义。举个例子,当年信息科技发展很快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讲信息科技是核心竞争力,后来哈佛的一个教授写了一篇文章,说科技已经大众商品化了,所以掀起了全球金融业一股外包的热潮。而今天由于各种技术的突破,包括云计算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大数据的技术,通讯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技术就变得很重要,所以在今天金融业中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可能计算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它是随处可取的,这是我们讲的云计算的概念。人工智能还有通用智能平台,它会越来越把接口包装的每个人都容易去开发。所以,技术在今天是一个核心的竞争力,是一个差异化的地方,5年后、10年后,可能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技术又变成了大众商品化。所以,你可以看到技术并没有改变成功人的特质也没有改变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才的定义。这些人才只要是符合“3+2”的,不管是金融科技的时代,还是科技金融的时代,不管是数字化的时代,还是智能化的时代,他们就像生物进化一样他们是可以生存的。

  王敏:我们在看待人才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触,最大的核心还是看所有员工的学习能力。

  王教授讲的对于光华的同学可能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都非常强。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希望既懂金融,又有科技的思维,但这样的人确实可遇不可求。包括众安,包括其它金融科技的企业,在短短这些年取得的这些成绩,有一拨人不一定完全具备了所有能力之后再去做这件事情,而是在做的过程当中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慢慢的再集成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来说,所有的人员、所有的人才,有一些核心的关键点是不会变的,最重要的一点真的就是学习能力。

  第二,我们看所有的员工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比喻。首先我们要看他穿什么样的跑鞋。其次我们要看他具备选择跑道的能力。当你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之后,未来在方向的选择上,考验的就是宏观的判断能力。

  这两点是我们对于这块人才的看法。谢谢!

  王汉生:技术和金融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和挑战,我能看到两个方面监管的问题,一个是对现在的制度和环境的挑战,另外一个是大量的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对隐私的挑战。在强监管下,金融科技该如何应对挑战?又该如何处理与监管之间的关系?

  姜志军:这个问题很好,作为金融行业的人会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刚才说到市场上热点的问题,出现风险点的问题,说白了还是监管的问题。说到监管,我们更多的想到的是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一些负面的东西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慢慢的会改变这样一个观点。

  比如金融的实质是什么?金融的实质就是管理风险。金融机构要求我们做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了解你的客户,即KYC。我们原来是怎么做的?基本上金融机构是这么做的,设计一个表格,设计几个问题,客户填几个问题,问题有多有少,根据我们的算法得出风险偏好,对客户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这种了解可能给你的信息是被动的,是客户他的想法提供给你的,是不客观的。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做出一些改变,未来我们更多的是主动要更好的KYD,要去升级,要了解客户的数据。

  比如证券行业,现在有一些数据,我们积累了600T的数据,900万客户。很大一部分是交易数据,但是更大的一部分是他用我们软件时的行为数据。即便有了这些数据,你要给客户一个完整的画像也还是不够丰满的。我们需要更多金融业态的数据,需要银行、需要保险,需要这些方面的数据。我需要客户衣食住行消费数据,我还需要他具有社会类属性的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就是客户行为的反映,聚合起来更好的做客户的画像,从KYC升级到KYD。

  现在问题是各个业态之间的数据没有办法互联互通,涉及到隐私问题,涉及到其他的问题。即便在金融行业,信托、银行、保险的数据也不能做到互联互通。社会的进步是有这个需求的,我们怎么样做到,从监管的角度应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让各个金融机构能够合理合法合规便捷的使用这些数据。这对我们的意义比什么都重大。

  另外一个角度,监管的态度。由于科技的手段,由于成本的考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多都是事后监管,事情发生了之后我来监管。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还要有监管科技,也要与时俱进。监管科技与时俱进,首先能够解决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它有可能会把原来事后的监管变成事中的监管,甚至做到事前的监管。到那个时候我们跟监管的关系不是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而是怎么样一起共同提高社会风险管控能力,是一种合作者的关系。套用一句话就是让社会更和谐、让社会更美好。

  李松林:王老师说的问题我认为关键是看它的实质是什么,它不是针对于金融科技,针对的是利用金融科技这个工具后面的行为,针对的这些人违法的行为。首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工具本身都没有原罪,你不能说打诈骗电话把别人骗了,跟电话发明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关键是这个人的行为。所以,目前我们所有的监管针对的就是利用这些工具产生的行为。这恰恰有利于这个行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2013年余额宝刚刚诞生,有一个论坛上我发表过演讲。在互联网金融非常火热的时候我说了一个非常不合时宜的话题,我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注重风险管控,如果不注重未来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我相信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定有差异的,所以不加强风险管控难免会出现风险。所以目前所有的监管都是为了支持这个行业更健康的发展,营造一个更有利的健康环境。这应该是不矛盾的,因为从目前的监管来讲都是在支持整个行业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

  王恺:金融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行业,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监管的思路都是非常重视的。尤其金融行业在相当多的领域,本质上是一个杠杆业务,其中的风险都会通过杠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成熟的放大。红杉资本在4、5年前我们开始积极布局这个行业的时候,包括像消费金融、像财富管理,都有很多机会。我们挑选的标准,往往是选择过往的从业经验和相关的专业能力最强的团队,按不同的人群和差别的形态细分每一家公司的赛道。

  过去2、3年我们也发现因为金融行业这样的特征,因为它不是赢家通吃的市场,所以这个行业在监管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会在很多细分领域过度竞争和过度供给,这种情况往往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市场情况的发生。我们很关注,也很欢迎,监管能够更加合理和及时的去规范金融的各个细分市场,能够让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更早得到遏制。否则不仅仅是监管成本,而是过度竞争本身使风险成本和社会资源成本发生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市场会有风险,在支付领域,包括互联网保险、互联金融,它们的技术应用反而是走在监管前面的。监管可以营造更好的秩序,但是不能抑制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何大勇: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某某业务,整治是好事,追本溯源,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还应该加强一下专项预防。治病救人惩前毖后毕竟是有了病,如果预防机制在前面,大家就不用搞疾病救人的环节了,给社会、给商业带来很大的成本。

  今天的现金贷出现的很多问题,高利率、暴力催收等等,所有的东西在06年之前的日本全部发生过。所以,06年日本的监管部门出台了类似于中国今天的现金贷的专项监管办法。日本现金贷消费金融市场其实整个格局的演化在06年是一个拐点,平均的利差下降,行业的集中度提升等等。06年之前日本发生了跟今天中国一样的现金贷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专项预防呢?

  再说泛资产管理这件事情。资产管理大家都知道是乱象,层层欠套,底层资产部穿透、刚兑。你去看美国的监管体系跟中国是类似的,中国有“一行三会”,美国也是分业的监管,也是联邦政府跟州政府两层政府的体系。他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管理,包括机构主体的管理,包括功能监管的管理,他有一整套的规范。万科被举牌大家知道万能险的时候,美国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们是在市场不断演化过程中完善的。我们为什么不加强研究,把专项整治变成专项预防,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王敏:结合保险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从这一点来看,互联网保险虽然是大的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但是互联网保险还是有一个区别。互联网保险本身一开始就是持牌监管的,众安作为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到后面新增的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在金融领域率先开展了互联网保险法制试点的。

  对照其它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些经验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有。比如保险行业,中间也有一些经纪的业务,中间的渠道都是有专门的中介公司、专门的经纪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讲,保险行业没有太多撮合的概念。所以互联网保险的监管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

  我们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监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来说,确实有一定的空窗期。像头部的企业可能需要承担的角色是我们不能说监管还没有接纳这一块的时候就把池子的水搅浑了,这对行业后续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金融创新的企业在做创新的时候也有义务维护好这样一个生态。这样一个生态有它自己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也不是这个生态应有之意。

  王汉生:总结一番。第一,各位嘉宾都认为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金融对国计民生影响太大了,还有杠杆的作用。我们合理的监管,确定规则在哪里,事实上是会带给大家更多的自由,没有规律,大家互相撞车,乱成一团。第二,我们应该再往前看,借鉴国内国外的经验,做到预防。最后是责任,管不到的地方,我们处在相对龙头和前面位置的企业要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心,不要让池子里的水没有规律的时候就将它搅浑了,后面的人就没法玩了。

  今天下午非常荣幸能够请到这些嘉宾,跟大家分享了那么多的观点,我相信很多在场的朋友也有同感,我们受益良多。特别感谢新浪财经,感谢方正证券和光华,感谢嘉宾,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听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