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共议区块链热潮中的“冷思考”,建立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2019-12-08 21:20 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0) 阅读(1642) 评论(0)

原标题:院士共议区块链热潮中的“冷思考”,建立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12月7日~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上,郑志明、王小云、梅宏、包为民、尹浩五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500余名来自政府和企业界的代表共同出席,围绕区块链与数字身份、监管科技、金融应用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一年多前币圈的狂热让区块链陷入云里雾里,我们院士群体需要弄清这里面的技术。区块链是非常有价值、有前景的一种运用模式,但是它的问题是什么?技术难点在哪里?这需要我们去清晰地表述。”梅宏院士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据梅宏介绍,本次会议原本定于今年下半年举办,后因其他因素推到现在。梅宏认为,如今正处于基础学习之后、又一轮区块链热潮起来的时点,举办研讨会效果或许更好。“在这种区块链热潮中间,我们更多的是加一些冷静的思考。”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对国内外区块链应用与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他认为,从国际上看,目前发达国家已在设计国际区块链战略和路线图,众多企业和组织、知名高校也纷纷在区块链产业发力,为后续发展布局。从国内看,区块链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区块链应用呈现多元化,从金融延伸到各实体领域。因而他预见,未来区块链将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

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探讨了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影响。尹浩指出,“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打破了工业相对封闭、可信的制造环境,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威胁日益严峻”。对此他强调,“区块链作为点对点的网络,包括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提供了一种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通道”,对解决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是十分有价值的。

同样关注区块链与互联网的还有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磊。陈磊认为,互联网发展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下,而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能成为给互联网带来秩序、规则和信任的典型技术手段,有效对互联网进行管理、治理和规范。

10月24日中央集体学习区块链之后,10月26日下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就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作为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密码学发展亦不能忽视。

中国科学院王小云院士长期从事密码研究工作,她从密码学角度探讨了如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她看来,“在密码协议方面,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都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时她也指出了我国密码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哪个国家先制定标准,就掌握了先机。我国亟需抢先制定物联网、车联网、区块链、国产操作系统等密码协议标准与技术规范。”

作为主论坛闭幕报告,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的演讲更着眼于宏观层面。郑志明指出,当前区块链的发展上,国外以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即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ows、安卓系统)研发为主,国内则以区块链应用为主。因此,建立我国的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具体而言,他认为中国区块链发展目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一多两少,即专利多,开源代码少,科研论文少。第二,没有安全自主可控的底层平台,依赖国外开源社区的成果,多引用国外的安全算法。第三,没有软硬件的一体化平台,缺少支撑区块链的可信硬件环境,软硬件协同不足。

“我想,真正的区块链大型应用是在产业和生态上的应用,而不是做项目,这样以后才能真正推动我们国家的产业和生态系统,来促进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强国。”在演讲最后,郑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