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花旗杨长浩:金融科技为未来银行添翼护航
2020-10-27 11:20 文章来自:金融界 收藏(0) 阅读(2394) 评论(0)

疫情期间,银行的“非接触式服务”需求凸显,去人工化的全在线业务及智能化的业务模式促使传统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而疫情显然成为银行线上业务的推手,催生银行服务的技术变革。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金融界网站倾力打造《未来银行》特别策划,关注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银行业未来发展图景,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针对以上问题,金融界网站在本期《未来银行》中特别邀请到花旗中国财资与贸易金融部总经理杨长浩为我们深入剖析,分享重磅观点。

作为全球顶尖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银行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两亿客户帐户,为个人、公司、政府和机构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得益于花旗所拥有的全球最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及强大的服务能力,花旗在全球现金管理上保持领先地位,每天平均付款交易总量超4万亿美元。在中国,花旗是最具全球性的外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开展零售业务的美资银行。在众多客户眼里,“花旗”两字代表了一种世界级的金融服务标准。

创新,是金融业唯一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在花旗银行,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它相信,转变性与大胆性的决策是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并且如果你能预见未来,你就能拥有未来。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银行深刻地体会到加速银行线上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无论是对公业务还是个人业务,当客户的商业模式或使用习惯发生变化时,银行也需要运用金融科技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花旗杨长浩认为,通过数字化转型,未来的银行业将是“全球连通”的运作模式。银行的基础设施将向非银行机构开放,全球银行的运营将被标准化,全球的交易清算能够得到实时处理,每家银行、清算系统、企业和政府都将通过API(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行连接,形成超连通的环境;银行也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以开放API共享金融数据,实现开放银行的理念,使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元的金融服务,享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杨长浩表示,花旗已经投身于这场改革之中。花旗全球的创新实验室和风投公司联合开展AI集成、机器人和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在全系统和支撑构架上做持续性的大量投资,并且通过帮助客户管理反洗钱风险以及网络安全,助力其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

在对公业务方面,杨长浩介绍,花旗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广“无纸化”方案,远程传递支持性文件。通过 “无纸化”方案,客户能够通过网上银行递交交易的支持性文件,取代线下递交大量纸质文件的模式,极大地提高银行和客户的运作效率。

第二、运用大数据原理对客户的历史交易进行集成分析,为客户定制专署的付款报告,帮助企业的财资团队开展资金预测等工作。例如,当遇到异常付款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且触发预警系统,以便客户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情况。

第三、加强与政府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协作,运用金融科技搭建数字化平台,共同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花旗正考虑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大湾区内企业集团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

与此同时,花旗也在探索系统层面的改造升级。例如对于可疑交易的监测,通过导入企业的历史付款数据,并设置相应的内部阀值,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有效提示高风险可疑交易。尤其是对于短期内业务快速增长或下降、与注册资本严重背离或结算方式、贸易商品、交易对手等明显变化的交易,系统层面要能够自动识别,并发出警示。

在个人业务方面,杨长浩指出,花旗通过深化与数字生态等相关领域的领军企业合作,拓展业务规模化机遇,提升业务能力和客户体验,加快数字化转型。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的数字化水平在花旗全球化市场网络保持领先。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在线申请、激活、使用等流程,用卡体验满意度提升。

据介绍,花旗个人业务的一个主要发力点是财富管理的线上营销,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先后推出各类产品200多个。花旗面向资产800万元及以上的高端客户群——“花旗私享家”客户推出了数字化财富咨询工具“全方位财富规划平台”,具有风险回报分析、压力测试、模拟持仓分析等功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投资分析,流程全部实现数字化,充分满足了特殊时期客户的远程、非接触式业务需求。

杨长浩认为,无论是对公业务还是个人业务,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银行运作的核心。花旗在上线任何产品之前,都会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梳理,将风控细节落实在整个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制订完整的风控制度。同样地,在提供数字化、线上服务时,也将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