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大“秘技” 建行天津市分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06-05 17:56 收藏(0) 阅读(1406) 评论(0)
 2023年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这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未来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发力点。其中,科技金融名列榜首,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的配置、服务平台的搭建和载体的构建。我国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金融支持必不可少。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始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其“无科技不金融、无金融不科技”的成功实践,为科技金融发展开辟了路径,为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为推动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建设银行自行研发出了三个工具——“星光STAR”专属评价工具、“技术流”科创评价标准——T值、“投资流”评价体系——E值,成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三大“独门秘技”。

  在三大利器的“加持”下,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科技金融方面的业务得到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截至2024年4月末,建行天津市分行科技贷款余额279.38亿元,较2024年年初新增43.47亿元,增速18.43%。其中T5以上有贷户贷款余额185.39亿元,占比66.35%,较2024年年初新增32.72亿元。从余额看,科技贷款占天津分行比例达到10.75%,新增科技贷款占非贴比例达到28.86%;从划型来看,大中型客户余额占比75%,大中型客户数占比9.91%。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经营理念大踏步变革的体现,过去的对公业务更加注重贷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着重关注有多少土地、房产、设备、存货等银行人能够看得见、看得懂的“数量”。但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的时代,银行人更需要洞察科技型企业潜在的“质量”。

  在此背景下,“星光STAR”、“技术流”评价标准、“投资流”评价标准三大专属评价工具应运而生。

  “星光STAR”:从“数砖头”到“数专利”

  “星光STAR”专属评价工具围绕企业人力资本(Staff)、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y)、科技成果市场价值(market)及外部资源支持(Resource)等核心维度,既聚焦知识产权及研发成果,也关注研发投入及研发过程,既聚焦技术研发,也关注研发所必须的创新人才基础,既聚焦技术创新能力,也关注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及相关资源支持,实现围绕技术与成果转化的全景评价。

  “星光STAR”专属评价工具经统计数据检验具备较好的风险区分能力,融入客户评级后,有助于在评级过程中充分考量技术创新关键要素,并在贷前、贷中、贷后等业务流程各环节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业务发展。

  天津津南区某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蓄冷保温膜创新型冷链物流新包装的企业,企业生产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获得高新技术证、雏鹰企业和绿色工厂认证。其生产的蓄冷软包可重复使用,能够极大减少一次性冰包的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符合国家“双碳”目标要求。

  该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产品,得到新兴物流领域市场认可,订单量激增,为扩大生产出现资金缺口。企业当时正处于规模迅速扩张期,由于缺乏有形资产作为抵押物,该企业融资进展不太顺利。

  建设银行天津津南支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主动上门收集资料、开展尽职调查、帮助企业全面梳理在手的知识产权,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与市分行共同制定融资方案,最终确定以专利权质押为企业办理普惠信贷业务,实现了从“数砖头”到“数专利”的新突破。

  两年多来,在天津津南区政府和建行天津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沉淀,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由2021年的22项增长为36项,“含金量”大大提高,销售收入也提升了近30%,依靠先进技术成为国内多家知名生鲜企业蓄冷保温服务供应商,今年5月又被认定为天津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流”与“投资流”实现精准评判

  “技术流”科创评价标准是建设银行的又一大利器,其核心评价标准为T值,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利用大数据综合考虑企业的科技水平、技术转化力、研发稳定性等方面建立量化模型,以一系列指标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天津某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建设银行“技术流”科创评价标准(T值)为T1,为最高级别,建设银行以该项指标为客户在评级及授信方面进行了增信,目前该公司在建设银行评级较高,可准入全行相关信贷产品。

  2023年开始,新能源行业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动,在此之前的产品库存给后续生产带来成本相对提高。因此,融资成本的控制对企业来说变得尤为重要,企业急于寻找利率更低的信贷产品,但一直未果。2023年底,建设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推出“科技易贷”产品,区别于其它类型企业,针对性地降低了科技型企业流贷的经济成本。该公司正好符合条件,2024年一季度,建行共投放给该公司流贷9000万元,这也是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在津投放的首笔“科技易贷”。

  与“技术流”科创评价标准相伴的是“投资流”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基于科创企业“轻资产、重股权”特征,专注股权投融资维度,开展“专而精”的深挖细评,其核心评价标准为T值为E值。“投资流”通过连续地、变化地股权投融资数据源,建立大数据量化分析模型,开展外源和内源股权投融资双维度的综合评价,作为传统企业评价的辅助和参考,并与现行评价方法形成维度互补和交叉验证。

  近日,建设银行天津河东支行参考“投资流”,完成对某科技公司的放款。该企业是一家从事隐性矫治器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数十项专利成果,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50强企业,先后获得深创投、红杉资本、赛富基金等机构的股权投资,2022年入选天津“专精特新”种子企业。

  河东支行一方面依托“投资流”系统对企业进行精细筛选,另一方面参考 “投资流”评价维度和E值等级,推进科技企业创新信贷产品落地。

  建行天津市分行将以持续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为契机,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当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