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迎难而上 科技金融平台如何“排忧解难”
2024-06-06 10:10 文章来自:IFTNews金融科技 收藏(0) 阅读(7917) 评论(0)

金融强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引导国内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银行保险机构为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一面通过自主研发新科技,满足业务数字化需求,一面则积极引入第三方金融科技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赋能自身数字化转型征途走得更稳更好。

这也给众多金融科技平台带来新的广阔业务发展机遇。

2021年9月,金融壹账通提出“一体两翼”升级战略,其中的“一体”,就是通过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以及提供金融科技数字基础设施的加马平台,赋能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

如今,金融壹账通正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以“一体两翼”战略升级为指导,持续探索前沿技术在金融相关领域及场景的创新应用,利用“技术+业务”的独特优势为金融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蓄势赋能,用实际行动支持金融机构做细做实“五篇大文章”。

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多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背后,都有金融壹账通的身影。这也带动企业业绩稳健发展。今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当季营收达到7.2亿元人民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率同比优化0.7个百分点,毛利达到37.7%,显示其“一体两翼”战略与“技术+业务”独特优势正持续见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里,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对金融科技赋能的需求最为迫切,谁能提供卓越的技术解决方案,就有望在这片蓝海市场获得最大的发展红利。


破解科技金融诸多痛点堵点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里,要做好科技金融的难度相对较大。

具体而言,众多科技企业的业务发展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研发,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需求格外旺盛。与此同时,这些科技企业属于“轻资产运营”,创业初期经营现金流偏弱,财务指标也不够出众,银行传统的信贷评价体系难以发现识别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导致信贷投放难度加大。

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卡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多位银行人士指出,当前做好科技金融的一大挑战,就是信贷流程再造。在实际操作环节,不少科技企业主为了尽快拿到贷款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与技术产品化商业化,愿意拿出自己的房地产进行抵押贷款。但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批与放款流程复杂且效率低下,难以有效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面对银行拓展科技金融面临的上述痛点,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今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与湖南银行续签了“房抵贷”项目,原因是湖南银行借助金融壹账通的“业务+AIGC”赋能,实现房抵贷创新产品的获客多元化、审批自动化、风控智能化与运营数智化,助力当地不少科技企业主快速获得房地产抵押贷款,有效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孵化。

围绕科技金融的发展,银行保险机构还需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与政府、交易所、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等机构深化合作,打造产业、资本、政务三大生态圈,共同助力科技企业发展,二是结合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与差异化发展特点研发更多专属信贷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三是打造专门的服务团队,向科技企业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但要做好这三项工作,同样需要金融科技。

金融壹账通对此双管齐下,一面依托不断涌现的金融科技最新研发应用成果,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平台+风控+产品+运营+综合信贷服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银行将科技金融业务流程迁移至线上,并运用数字化风控体系持续优化科创金融产品定位,提高科技金融业务竞争力;一面借助多年深耕“金融生态建设”的成熟经验,用最新科技工具协助银行保险机构增强与政府、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的信息交互与业务协同,共同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快更稳更好”

相比科技金融的“迎难而上”,数字金融则赋予金融领域科技赋能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指导意见》指出,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强化业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鼓励科技领先金融机构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服务。

多位中小银行人士指出,为了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与发展金融产业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他们都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数字化转型投入有限、数据治理难度大、技术架构选择“迟疑不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欠缺等,都成为他们能否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巨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堵点,中小银行正积极引入第三方金融科技机构风控工具与技术服务。但他们发现,能真正助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金融科技机构,必须具备两大能力,一是长期专注深耕金融行业,了解银行保险机构整体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各种系统兼容与技术融合挑战,二是拥有卓越的最新科技研发能力与丰富金融业务经营经验,能针对不同银行不同业务流程与管理逻辑,提供专业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方案并取得超预期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越来越多中小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征途上,金融壹账通被他们视为重要技术合作伙伴。

金融壹账通之所以获得他们的广泛青睐,一方面得益于金融壹账通深耕金融行业多年,依托技术创新,以智能化、便捷化为服务要点,推出“行员E”、“营销E”、“财富E”等一系列轻量化的数字化零售产品,赋能中小银行多项业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针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技术系统与业务支撑平台改造,壹账通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去年4月,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与金融壹账通开展业务支撑平台开发合作,借助后者的智慧银行家APP、客户服务中台、商机中台及BICS等技术输出,为民泰银行搭建符合其业务特色和管理逻辑的业务支撑平台系统,助力其数字化转型。

此外,针对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金融壹账通积极推进产险端到端系统合作标杆案例落地,打通理赔、承保、服务等环节痛点,强化理赔风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持续改善客户体验,赋能保险机构提质增效。

随着数字金融蓬勃发展,未来银行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变得更快,势必给金融科技机构创造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但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谁能积累更多金融领域科技赋能成功案例与更丰富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营经验,就有望在这场金融科技输出竞赛“收获最大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