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普科技(01384.HK)上市:AI独角兽的跃进与阵痛
2025-10-27 15:50 文章来自:公众号:港美通讯 收藏(0) 阅读(183) 评论(0)

发行价26.66港元,超购7590倍成港股史上第二大超购王,AI平台型公司的资本故事刚刚开始。

滴普科技(01384.HK)作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于10月2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这家遵循18C章节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发行价26.66港元,每手200股,入场费5385.77港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滴普科技已累计服务283家企业客户,覆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多个垂直领域。

01

财务透视: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

滴普科技的营收增长堪称亮眼。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5%。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改善。毛利率从2022年的29.4%大幅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经调整净亏损率亦显著收窄至39.5%。

然而,滴普科技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公司净亏损12.55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08亿元。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将继续录得净亏损,主要源于可赎回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及股份支付。

02

业务分析:双轮驱动的AI解决方案

滴普科技的核心业务由两大板块构成: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与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FastData解决方案基于公司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帮助企业高效治理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等多格式数据,构建高质量知识库。

FastAGI解决方案则基于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多场景的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

业务结构已出现显著变化——2025年上半年,FastData业务贡献营收0.59亿元,占总营收44.7%;FastAGI业务营收0.73亿元,占比达55.3%。

这一结构性调整清晰显示了公司向AI应用解决方案加速转型的战略方向。

03

市场地位:细分赛道的重要玩家

根据市场统计数据,以2024年收入计算,滴普科技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2024年,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占整个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的15%,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2%。

滴普科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公司通过为不同垂直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提供服务,深入洞察各行业的独特挑战,使其解决方案对新客户更具吸引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滴普科技的复购客户达94家,复购率为33.2%。

04

技术实力:构建核心竞争壁垒

滴普科技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其业务的根基。公司拥有两大核心平台: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和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

在数据工程层面,公司基于多年积累的数据湖仓架构与融合能力,实现对多模态数据的统一治理与语义挖掘。

在模型工程方面,公司通过强化学习与模型微调等技术,打造具备“知识-推理”双引擎的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

在应用工程上,滴普科技推出运营、生产力与工作流执行三类AI智能体,从不同维度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智能支持。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拥有43项注册专利及41项专利申请,以及443项商标、233项著作权及17个域名。

05

创始团队与股东背景:豪华阵容加持

滴普科技的创始团队拥有耀眼的职业背景。创始人赵杰辉曾是华为核心技术专家,联合创始人杨磊也有华为工作经历。

这种“华为系”背景为公司带来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公司在企业级市场拓展提供了信用背书。

公司的股东阵容同样豪华,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上市前,公司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达9.35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赵杰辉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34.95%股份,实际掌握64.17%投票权,保证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性。

06

募资用途与未来战略

滴普科技此次上市募资净额约6.1亿元。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的40%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30%用于扩大在內地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

15%用于海外业务扩张;5%用于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这一资金分配方案反映了公司的战略重点:持续强化技术优势,同时加速商业化落地。

公司面临着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的激烈竞争。

按2024年收入计,滴普科技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07

投资亮点与风险警示

滴普科技的投资亮点显著:身处高增长的人工智能赛道,具备领先的技术平台,拥有复购率较高的客户群,背靠顶级投资机构支持。

此外,公司作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投资者也需关注多重风险:公司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以及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31.7%。

此外,公司现金流面临压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营现金流为-1.01亿元,期末现金1.83亿元。

滴普科技上市后的表现将检验市场对AI企业的估值逻辑。在全球AI领军企业Palantir市值突破四千亿美元的背景下,被誉为“中国版Palantir”的滴普科技面临的是资本的期待与商业化的严峻挑战。

对于这家AI独角兽而言,上市只是中途站,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资本的助力下尽快证明其商业闭环的可扩展性与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以上资料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